中国为何转向供给侧?

乌欢娅乌欢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过去两年多,国内一直在强调去产能、去库存、去风险,事实上这还是宏观调控的常规举措,只是此前没有大规模执行过。 2015年的去产能,主要是去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去库存,则是去房地产市场的库存;去风险,是指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风险(尤其是地方平台公司)。

2016年再去产能,增加了去焦化、去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的内容。同时,政策制定者逐渐认识到去库存对于经济下行的推动作用,逐步加大去库存的力度。至2016年底,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继续去库存,房地产调控再度升级,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开始恶化,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的信心相继下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在此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提上了日程。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途径,提高供给效率,实现供给结构的优化。

为什么是供给侧改革而不是需求侧呢?这是因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需求侧的管理经验已经十分丰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工具箱储备充足,而供给方面则相对薄弱。从现有政策工具来看,供给侧改革更适合当前我国的国情。

秋韵晨秋韵晨优质答主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决定短期波动。过去三驾马车开得比较快,是因为我们用了不少刺激需求的办法,比如“四万亿”投资和刺激房地产,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出口退税等。但这些办法好比“强心针”,短期刺激有效,长期就会乏力。

经济学理论认为,供给侧管理在长期决定一国经济增长。供给侧有四大要素,分别是劳动、土地、资本和技术。过去30多年,我们更多依赖劳动、土地和资本的投入拉动增长,现在这几个要素的驱动力都减弱了——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土地供给越来越少、资本回报率下降。过去高速增长时被掩盖或忽视的问题和矛盾开始暴露,比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经济脱实向虚等。所以,必须转向供给侧。

转向供给侧不是不要需求侧,而是不能过多依赖需求侧;不是不要三驾马车,而是不能继续靠“强心针”刺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