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为什么?

刁泓锐刁泓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政策力度不足,价格体系不完善 政府补贴力度不够,很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国家财政对居民购买光伏发电的补贴仅为0.3元/度,而有些地方性补贴政策甚至低于这个数额;2016年到2017年初,国家未发布新的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文件,只有一些部门的指导意见,总体来看力度不大。在缺乏政策激励的情况下,企业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动力不足。另外,目前国家对光伏发电还实行优惠电价政策,户用和中小型光伏电站执行每千瓦时0.4元的补贴,大型光伏电站执行每千瓦时0.3元的补贴。这些补贴都需要财政拨款来支撑,增加了政府的负担。

除了政策补贴外,我国的光伏发电还面临着税收优惠政策缺失的问题。目前风电行业享有40%的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太阳能光热项目也享受类似政策,而光伏项目只能按15%的比例税前扣除,与这两项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税费,这项政策的缺失无形中增加了光伏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考虑到企业的前期投入巨大,很多投资商是借高利贷来建设光伏产业园或分布式光伏电站,高额的利息也成为企业不得不承担的一笔费用。

以上问题使得国内光伏产业在初期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良性循环,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行业发展将严重受限。

2、核心技术落后,产业竞争力弱 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几乎全部依赖国外,多晶硅原材料生产方面,美国科磊是全球唯一一家拥有完整工艺流程的制造商,德国威克尔和日本胜高分别占据了全球40%和20%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仅占8%左右;晶体硅电池制造方面,韩国的韩华集团和台湾的协强科技占据着全球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厂商也只有江苏赛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能够达到工业级量产的要求。 在下游应用环节,中国厂商也能制造出性能优异的组件产品,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封装材料和生产设备却大多依赖进口,而且核心组件质量不过关,导致中国组件在国外常常被退回或在运输途中报废。

国产设备大多只能完成工序中最简单、技术要求最低的工作,大部分核心技术都被海外公司所掌握。

在产业链条中,中国光伏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下游,以加工制造为主,上游核心零部件基本被外资垄断,这种结构性矛盾大大削弱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3、产业发展面临困境,亟待破解

(1)产能严重过剩 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年均增长速度都达到90%以上,尤其2012年和2013年增幅更是达到百倍。在巨大的商业诱惑力下,大量资本涌入这个行业,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产品降价困难。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截止2016年底,我国的多晶硅产能已经达到33万吨,相当于世界总产能的1/3,但利用率却不到一半;组件产能达到180GW,为全球总产能的48%。随着新一轮产能建设的铺开,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2)市场空间有限 尽管我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但受制于现行政策框架下有限的资金需求和市场规模,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作用将很难充分发挥。 根据发改委发布的《太阳能发展纲要》,到2020年,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要达到1亿千瓦,2030年要达到5亿千瓦。然而,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国累计并网光伏电量只有382亿千瓦时,平均发电利用率也只有19%。按照目前的利用效率,即使到2020年全面开花,也很难达到规划的指标。更何况其中还不乏垃圾项目,如果这部分被清理掉,剩下的优质项目就更少。

除了国内需求以外,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近年来,欧美国家逐步下调乃至取消光伏产品的补贴,印度作为新兴的光伏市场,正在迅速崛起。 2016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达157亿美元,同比增长0.8%,但这一数字相比于2014年的248亿美元已经下降了35%。在进出口贸易顺差的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0%,主要原料多晶硅甚至达到了100%。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如何继续扩大国内市场,降低对外依存度成为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甄秀云甄秀云优质答主

中国在光伏领域发展迅速,已经成长为光伏产业大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装机容量在2015年起位居全球第一。主要可以总结为如下几大因素。

(一)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极为迫切,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日照时数超过2200小时,理论蕴藏量高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调整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由于光伏发电与太阳能热发电相比技术开发难度小,且可直接将太阳能变成电能、开发使用灵活,因而光伏发电技术受到我国政府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2020年发展目标中,太阳能发电规模180万千瓦(全部为光伏发电),是2005年的30多倍,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0.23%,年发电量占比为0.06%。

(二)我国工业体系比较完备,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使其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全球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我国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人力资源成本优势使我国光伏制造企业较快地进入该产业领域,在电池组件封装及辅助材料生产方面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

(三)市场需求拉动,政府扶持推动。

随着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正以每年15%的速度下降。国内、国外巨大的市场给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光伏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推进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