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几年一个牛市?

舒特朗舒特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牛市一般3年或者5年一次,因为牛市的启动往往是政策驱动,政策发力,流动性宽松,市场预期改善;

然后资金不断聚集推动股票价格上升形成牛市。但牛市来的快去的也快,一旦市场参与者意识到牛市来了,集体跟风买入,那么牛市就结束了。

回顾A股过去20多年的历史,大概经历了6次牛市。 1990年-1993年的牛市:年涨幅228% 这轮牛市可以从1990年下半年一直吃到1993年。这三年时间大盘从1949点上涨至5124点,涨幅高达228%,很多当时入场的散户投资者都获益匪浅。

但这轮牛市却是无功而返,由于当时市场对于经济转型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没有认知,所以这轮牛市也被称为“改革牛”,后来改革预期落空,大牛掉头向下,进入漫长阴跌,直至2005年才见底回升。

1996年-2001年的牛市:年涨幅71.82% 从1996年初到2001年底,上证综指收于1074点,累计涨幅达71.82%,深证成指更是涨了256%,这期间虽然中间经历过两次熔断,但并没有影响指数上行的趋势。这轮牛市最大的特点就是慢,用五年的时间磨一剑,期间虽然也有过千股跌停的恐慌,但是总体波动幅度不大,慢牛特征明显。

这轮牛市可以说是国有股上市融资的“红利”,因分红送股使股价上升成为吸引散户入场的原因。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市场对于盈利的预期变得乐观,资金不断涌入推高股价,形成了这轮牛市。但到了后期由于估值过高,加上金融风暴的影响,牛市戛然而止。

2005年-2007年的牛市:年涨幅66.5% 上证综指在2005年6月6日收到1056点在低位徘徊多年之后,开启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之旅,到2007年10月16日达到历史顶峰6124点,两年时间大盘翻了一番还多。

这轮牛市的启动原因其实跟上面两轮有些类似,都是由于政策和基本面的刺激,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资金蜂拥而至,但不同的是这一轮是国际板筹备落地促使本土投行开始造势,再加上股权分置改革的利好使得场外资金的介入变得十分顺畅。 只不过这轮牛市最后以“崩盘”结束,来得凶猛去得也迅速,给很多散户投资者留下深刻印象。

2014年至2015年的牛市:年涨幅115% 自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中国开启了快速发展的进程,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从2010年起国家开始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到2012年“稳增长、扩内需”成为核心基调,这为之后两年的牛市打下基础。 伴随着经济的下行压力,宽松的货币政策始终未见收敛,市场对于经济的信心逐渐恢复,叠加两桶油和银行的持续走高,稳定了市场风险偏好,资金不断汇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这轮牛市是一个全面牛的格局,中小创的表现甚至超过了大盘蓝筹。

鄢美碧鄢美碧优质答主

中国股市有规律可循,一般是五年一个牛市,如果前一个牛市是崩盘收场,那么下一个牛市缩短到三年。牛市启动的标志是成交量大幅增长,超过流通值的20%。股市见顶的依据是5天成交均价超过12%。

从1994年开始到现在的二十年里,如果按照最高价计算的话,中国大盘上涨的只有7年,剩下的13年,要么是横盘整理,要么是下跌,所以,中国股票市场的所谓牛市,说白了,要么是庄家的牛市,要么是投机的牛市,真正能挣钱,能够给股民以财富回报的,也就是那么两三年的顶多不超过四年。

中国股票市场,自94年治理整顿以来,一共出现了三次大牛市:第一次在96年初到97年5月,从512点到1512点,用时17个月涨幅达2倍;第二次从2005年6月到2007年10月,用时30个月,从998点到6124点,上涨了6倍;第三次从2008年10月到2015年6月,用时40个月,从1664点涨到了5178点,上涨了3倍多。三次牛市都经历了上涨--回调--大起--大落的过程。从时间上推断,两次特大牛市的间隔大致在6到7.5年之间,也就是说,从05年到07年的牛市结束后,到2014年10月启动第三次牛市,中间间隔了7.5年左右,而第三次牛市见顶回落到目前,也已经历时近3年。从这个方面讲,距离第四次牛市也不远了。但这次与前三次不一样的是,第三次牛市没有充分回调,从时间上也没有完成回调的必要过程,所以,第四次的特大行情也许要延期出现,但牛市的到来谁也不可能阻止。

从空间上看,每次牛市前大盘的估值都不贵,PE和PB都低于15倍,而每次牛市见顶的时候,估值都要突破100倍。所以,熊市末期的估值水平,决定了下一次牛市的空间高度,从近一年上证指数和沪深300 的估值变化,可以看到,市场已经具备了再次大牛市的基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