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指数不涨? 中国的股市跟国外不一样,国外是市场主导的,也就是说大部分时候价格是由供需决定的,但中国不是. 中国股市是政策市,政策的力度和方向才是决定股价上涨跌的主要力量,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在A股都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当然这主要是指大盘走势,对于个股还是有比较客观的分析和选股方法的。
目前的中国股市处在什么阶段呢?我个人觉得就是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就是市场的主导力量和决策主体都在慢慢发生转移,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过渡。 为什么要建市场体制?因为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更高效的配置资源,提高效率。 为什么要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因为改革开放40年我们最大的成就就是建立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产能极大丰富。
之前由于需求不足,国内经济又受到国际经济的挤压,所以经济发展乏力,产能过剩。 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国际上特朗普搞贸易保护主义,加税打压中国制造;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仍在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而股市作为直接融资的市场,能够有效的将资金注入到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推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步伐,从而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所以,可以看到最近两年国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不断,资金涌动。创业板的行情也是从2016年开始启动的。 但问题是现在IPO速度太快了,抽血过度,很多新股中签都不赔钱,导致场子热起来了,但很多股票并不赚钱甚至亏钱,这样必然造成短期波动性加剧。而且一些绩差股、题材股严重被低估,缺乏资金关注。
至于很多人说外国有很多国家指数涨了,我们A股的指数为什么不涨。我只能说你理解错了,指数不是靠几支股票涨起来的,而是绝大多数股票的价格平均起来的数字。好比一个班级,有考100分的,也有考50分的,还有考0分的,你把考100分的高分学生加起来,再除以总人数,能得出班上所有人的平均分数吗?显然是不能的。 A 股目前有3700多只股票,其中有十几只是大市值的权重蓝筹,这些蓝筹的涨跌几乎可以影响整个指数的涨跌,剩下的是小盘成长,这部分的变动并不能影响指数太多。所以现在指数与大部分个股的背离就非常的正常了。
赞同 551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5/23 10:10:55 对于中国指数不涨这个问题,说起来话有点多,但概括来说就两方面:一方面是A股的上市公司,他们的业绩增长的确低于境外投资者预期;另一方面则是MSCI被动配置的资金已经完成了,主动资金反而有减仓A股的动作,这两方面共同导致了中国指数不涨。
在所有追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被动型基金中,MSCI中国指数基金的规模最大,规模接近2500亿美元,相当于1.5万亿人民币,这个被动资金通过在262只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之间做资产配置,来复制整个MSCI中国指数的表现。
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的选择,不是简单地将沪深港三地股票池合并在一起,然后挑港股通范围内的最大262只股票,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这么简单的。
首先,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的选股池只包含外资能够买到的股票,这个范围除了港交所的港股通,A股的沪股通和深股通之外,还包括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
因此你能够看到MSCI中国指数的成分股,既包含像腾讯控股和中国移动这样的纯港股,也包含像工商银行和药明康德这样的AH股,还包括阿里巴巴这种只在美国上市的纯中概股。
有了选股范围之后,MSCI中国指数会挑选其中市值最大的262只股票,从实际表现来看,这262只成分股的走势,对整个中国股市有着较强代表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股市的表现。
在2018年之前,MSCI中国指数和所有宽基指数一样,都是持续创新高的走势,但2019年以来情况出现了变化,截止昨天收盘,MSCI中国指数在1500点附近反复震荡,不仅没能创新高,甚至也没能涨回2018年的顶部。
从长期来看,指数持续走牛的核心驱动力是成分股的业绩增长,业绩增长又主要反映在财报中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数据上。
我们可以用指数的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指数成分股的盈利能力,用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代表盈利能力越强,反之亦然,这里我们用2020年中报数据来看盈利能力。
结果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截止2020年中,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在17%左右,大幅领先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而且MSCI中国指数的净资产收益率是持续提升的,趋势非常好,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之所以盈利能力在复苏,指数却不涨,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境外投资者在减仓A股,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沪深股通已经连续20周出现净流出,这种状态是从2019年四季度开始的,截止2020年中流出资金超过了1400亿人民币,这对A股上市公司是实实在在的做空力量。
为什么在A股跌了很多的情况下,外资投资者没有逢低买入,反而持续卖出呢?这其实是MSCI纳入A股带来的结果。
赞同 906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1/26 1: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