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中国?

霍梦倩霍梦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僧多粥少”是指用来表达社会资源(物质与精神)短缺的成语,即用于形容某一时期内新出生的人口非常多而导致的抚养压力过大;或者指的是由于某种稀缺资源的供应不足并且需求量大导致的价格上涨。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1978年开始到2016年才正式取消,前后48年时间,可以说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在实行计划生育期间,中国的生育率大幅降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2005年世界不同地区生育率排名中,中国以1.3的生育率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九低。 同时,因为人口过快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沉重负担,以及人类对控制人口增长的需求,很多国家都实行了严格限制生育的政策和措施。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非洲。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发生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同时由于社会政策的开放,过去不允许单身生育的情况也在逐渐放开。

在这样的情况下,“僧多粥少”的中国正在慢慢转变为“粥越来越少”的国家。 数据显示,2010~2017年间,我国总和生育率(TFR)不断下降,由1.48降到1.0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50),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1.69)。 根据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与发展前景》报告,我国劳动力人口(15~64岁)比重由2010年的70%下降至2017年的68%,平均每年下降约0.5%,是1990年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天。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预计到205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一半以上。 “粥”越来越少,意味着需要“粥”的人越来越多! 从人口结构来看,目前中国正处于老龄化阶段。到2017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7.9%。据预测,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会持续提高,到2035年将达到26.1%。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意味着“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经转变,老年人群对于社会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伴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我国的受教育年限也在逐步提升,这意味着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和投入也会相应增加。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质教育资源更加紧俏,这就使得学校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医疗资源方面,同样存在看“僧多粥少”的现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16年中国每千人口床位数仅为4.9张,不到美国的一半,仅为日本的六分之一。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未来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会愈加突出。

富镭富镭优质答主

日本是1988年重新启动大熊猫海外放养计划的,当时中国只提供了4只大熊猫。近年来,日本游客赴华热潮持续升温,中日关系也出现了回暖迹象,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日本国内圈内人士强烈呼吁尽快解禁大熊猫海外放养,这为陆动物园引进大熊猫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次除了陆动物园外,长崎县云仙岳动物园也成功申请到2016年引进大熊猫。据称这是由于该园在动物园设施和大熊猫饲养、保育环境等方面通过了中方认可,这在重视中日友好关系的日本地方自治体中也属罕见。

鉴于大熊猫在日受追捧程度居高不下,日中经济协会向日政府提出建议称,应该把大熊猫海外放养计划作为推动日中关系的外交手段加以活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