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缩表什么意思?

后梓馨后梓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中国不存在外汇储备下降的问题(理论上说,只有“国际收支”项下,有进有出才能影响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汇率政策是市场化浮动汇率制度,央行不干预汇率,仅对金融机构的跨境资金行为进行监管。因此所谓“中国扩大外汇占款”、“中国收缩外汇占款”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更确切地说,应该叫“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因为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世界银行,都认为一国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一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而跨境资金流动则属于负债,如图1所示。 所以所谓的“扩表”和“缩表”其实就是指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增持和减持,与外汇储备变动没有必然的关系。

对于央行来说,只要保持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合理充裕,所谓的“扩表”和“缩表“其实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各项资产的配置。 如果要理解央行的资产配置,就必须先了解央行的两种业务——公开市场操作和业务保证金。

简单而言,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出售证券给投资者,从而收回流动性的行为被称为“缩表”,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证券给投资者并投放流动作用的行为就是“扩表”。 而业务保证金则是央行以借贷方式提供资金,到期收取利息的方式,在形式上类似于商业银行的吸收存款。所不同的是,业务保证金收取的利率比同期贷款基准利率高出约30%左右。

从图2中可以看到,随着央行不断增持国债等资产,其业务保证金也在水涨船高。也就是说,虽然央行一直在扩表,但实际上其资产的质量在不断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公开市场操作还是业务保证金,本质上都是短期的借贷行为,并不会对资产质量造成什么影响。当然,如果将时间拉长到几年甚至更久,这些短期资产就变成了长期资产,其价格会受收益率的影响而波动。

浦隆声浦隆声优质答主

缩表就是收缩表内资产的行为,从货币政策的角度讲,是中央银行减少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规模的行为。通俗点说就是减少货币投放乃至回笼货币。联储缩表一般有主动式和被动式,现在开始缩表的是被动式缩表。

中国缩表是指中国央行减少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规模。 2017年央行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缩表,主要原因是随着财政收支变化和外汇流动形势的改变,央行的不少主动投放渠道不再运转,甚至反向回笼了流动性。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当前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在81万亿左右,从2017年年初到5月开始出现了负增长,5月份相比1月份的降了约1万亿。如果按照11.2%的M2增速计算,这一缺口会导致M2下降近1.3%。

广义货币供应量下降的背后,是货币政策调控方向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随着利率走廊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通过价格调控货币供求以及结构成为现实,因而“数量”指标不再是央行货币调控的首要目标,甚至会为了实现“价格”调控而牺牲“数量”指标。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和利率传导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