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何时赶上美国?
这问题,好像谁也没说过要赶超美国,GDP这东西,只要国民生活水平不下降就行。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要解决分配问题、贫富分化问题,这些解决了,让钱流动起来,提高效率,GDP就自然上升了。 但问题是,如果A6以上的人群占了社会总财富的90%,剩下的10%才是你老百姓的收入,那么GDP再高有什么用呢,你的生活水平会好吗? 当然不会! 所以GDP是政府做主的,政府把本应属于人民的财富集中起来,然后重新分配,当然GDP会上去,但生活质量并不会。
所以经济理论中才有“有效”和“无谓”损失的说法来解释这种状况,就是由于政府的干预,本来80块钱的东西,最后只卖了70块,其中10块钱被行政成本耗费掉了,这就是无谓的损失。 而中国的现状就是,政府的权力太大,且并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市场的作用非常弱,资源的配置效率很低,很多资源从效率高的地区流向效率低的地区,造成了浪费。 这是一种行政垄断下的资源配置,跟市场经济完全无关的。
而市场经济的原则就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起到托底作用,也就是说任何东西的价格最终由市场的供需决定,但政府会确保市场中的每个人都得到应有的报酬(市场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而目前我国的国情却是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比如减税、补贴等)提高某些行业的收益,而这些行业往往是行政垄断的行业,这就导致了市场效率的低下。
比如铁路运输业,理论上说,铁路运输的收益应该等于其投入的成本加合理的利润,但现在国家给铁路运输行业提供大量补贴,结果就是运费低,但铁路企业的收益却远远高于成本加上利润的水平。 这样看似中国的GDP上去了,但是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随着GDP的提升而提升,因为效率低下的产业占用了本该用于其他行业的钱。 有人说税收收入高了呀,怎么还说税收收入用于企业补贴了呢? 其实很多税都是间接税,比如说增值税,是以应税商品或服务销售额为计税依据,扣除支付给他人(包括个体工商户)的款项后征税。也就是最终纳税人的支出其实高于税收的数额。
再者说,GDP是核算制度规定的,如果你多缴税,那GDP肯定会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水平的绝对值提高了。 如果不想让GDP这个数字好看但却无法实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唯一的方法就是政府继续加杠杆,靠扩张财政开支的方式来拉动GDP增长,但这种方法有极限,而且一旦债务违约,后果非常严重。 其实我国目前的GDP已经是美国的70%左右了,继续按照这种行政主导的方式,GDP迟早能赶得上美国,毕竟体量在那摆着呢。 但是这样的GDP含金量真的很低,搞到明面上其实是杀鸡取卵,毁了这个经济体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