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富差距原因?

蒋焱艳蒋焱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个冷知识,中国其实不存在所谓的工农矛盾,只有城乡矛盾.因为在中国农村人口才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3.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79元/人 * 年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0元/人 * 年)。这已经超过了世界银行所设定的贫困线(人均GDP595美元)的4倍多;更是远远超出了联合国所设定的贫困线(人均GDP1255美元)的3倍多;甚至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的农村人口哪怕只依靠种田(农业)这一项收入来源,也比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的人过的富裕(按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的农村人口连穷人都不是,至少也是接近中产的群体)!

所以实际上中国的所谓“贫富分化”、“分配不公”的问题,实际上只是城市和乡村的矛盾,以及城镇化后人们对于城市的争夺(买房、教育、医疗、就业等各种竞争)。如果能把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为什么中国会存在城乡矛盾而不是工农矛盾呢?这是因为,第一,现在所谓的工厂实际上都已经非工业化,第二,农民实际上早就已经不再单纯的依靠种地来获得收入来源了。

现在的农村不仅仅有土地,有各种林木资源,还有矿藏,更重要的是还有国家给的各种补贴(包括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等),所以很多地方的农村甚至比城里还要富裕。 比如我之前在黑龙江的一个小县城里生活的两年间,发现这里的农民不仅不用交税,而且国家还发放各种各样的补贴(包括粮食直接补贴、玉米产能补偿、大豆产能补偿、农资综合补贴等等),买化肥、农药、种子还有各种农机具还有补助,家里的用电用煤也都很便宜(相比大城市),除了不能买私家车以外(虽然这里也很少有农民买车,大多数都是摩托车)几乎没有什么生活条件差的了。

还有就是随着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复苏,很多地方的农民工的收入甚至高过城镇居民的收入(尤其是在建筑行业),而城里人对乡镇企业产品的消费(如家具、电器等)也大大增加。

修弦莉修弦莉优质答主

有以下几个原因。

城乡差距原因:

1、制度变迁的产物——城乡分治体制。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城乡分割产生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位制”和“街居制”则是其在城市的具体体现。

2、农民市民化成本过高,城镇化进程缓慢。据有些专家估计,实现一个农民市民化,在城镇安家落户,至少需要13万元。这样高的门槛把绝大多数农民挡在了城市之外。

3、就业体制城乡双轨。

4、土地制度安排不合理。

地区差距原因:

地区差距拉大与我国地区间人力资本要素的分布差异和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关。

1、人力资本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这种人力资本的地区差异,使得地区获取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别。

2、发展战略非均衡性。区域发展战略非均衡论的主要思想就是通过重点地区率先发展,产生“涓滴效应”,实现全国的发展。

阶层差距原因:

从总体上看,是由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多种因素的作用结果,具体分析阶层收入差距拉大存在以下原因。

1、市场经济收入竞争性的作用。市场竞争机制作为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机制,最终体现在人们收入上的差别。

2、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滞后造成阶层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速度的差异。例如,国有部门实行平均主义工资制,非国有部门的工资高度市场化。

3、行业垄断是造成高收入群体收入过高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行政垄断;二是行政许可垄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