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拉动内需?
我们为什么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少余粮没处花,恰恰相反,是我们的可用资金太少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因为我们的居民储蓄率还处在比较高的水平(约50%);其次是我们还有近2亿的低收入人群没有享受社会福利,他们是没有资格去消费的…… 所以实际上我们可使用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要么不消费(节约积蓄),要么少消费(降低收入),要么冒一定的风险去消费(负债)。
而我们现在提倡的“扩大内需”,其核心就是让民众去透支未来的收入和前景来消费,也就是所谓“贷款消费”“透支消费”,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社会福利发放——不过这种福利的发放存在严重失衡的问题,它只向一部分人倾斜。 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多地把这部分被遗忘的人群拉进社会福利的圈子里,而不是放任那些富裕的人去过度消费(奢侈品)、透支未来……否则的话,你再怎么鼓励民众消费,也是无源之水。
增加收入是扩大内需的根本
增加收入作为扩大内需的根本之策,要通过深化分配体制改革来推动。初次分配中,要建立企业合理的工资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增强企业员工的收入与企业利润同步增长的机制,使员工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方面,要扩大“全民医保”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养老的统筹层次;财政投入上,要加大财政对教育、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消费结构升级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潜力
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市人口对衣食住行和教育等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些需求的满足将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服务业迅速增长,消费结构的档次将明显提升。预计“十一五”末期到“十二五”末期,消费市场规模将接近18万亿元,同时,由城镇化推进拉动的投资需求也将超过30万亿元。
农村市场扩张是扩大内需的突出亮点
中国有超过60%的人口在农村,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特别是农村中一部分人进入到富裕阶层,将启动起一个庞大的农村内需市场。2010年,将有12367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农村消费需求的潜力巨大,将释放出几千亿元甚至上万亿元的新增购买力,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38.8%上升到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