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靠什么发展经济?

咸城吾咸城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依靠哪个国家或哪个人,完全可以说中国的发展是自发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是按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 义经济,这种体制确实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但不管怎么讲,在这个体制下,我们取得了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两弹一星,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GDP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位。

改革开放后,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开始市场经济,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实现了连续三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率在90年代末期更是高达14%以上(2007年达到13.6)。在这期间我们没有依赖任何外援,也没有引进国外技术,凭借的是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脑袋。

现在有人拿“铁公基”来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虚浮,认为这些基础产业投入占GDP比重太大,造成经济的虚增,应该把这部分剥离出去计算真正的GDP。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些所谓的基础设施其实具有很强的公共性,铁路、公路、机场等固然属于基础设施,但高速公路、高铁、新航道并不比一般的铁路和公路具有更强的私人物品属性;而且中国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

要真正算中国GDP的净增量到底是什么呢?恐怕还是要算房地产和金融两个行业,因为这两个行业的GDP核算采用的是成本方法而不是收入法,也就是说这两块实际是没有上缴税收的,而其它大部分行业都是缴纳了25%的企业所得税的,应该说扣除这两块的GDP才是真正的GDP增量部分。

当然房地产和金融这两个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太重,它们产生的GDP可能是真实的,但却不是增产的。 所以要说中国人依靠了什么来发展经济,那就是只有一个字——“干”,只有奋斗,没有捷径。

花杨花杨优质答主

上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西方一些人提出了一种谬论,叫市场经济“普世论”。他们宣称,市场经济是人类最佳的经济制度,没有国家,只有跨国公司,全球化将会把全世界变成“地球村,村村景致如一”。当时中国刚刚启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种“普世论”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面临理论选择的十字路口:是走西方老路,还是坚持改革的既定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对此作了明确的表态,他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实践昭示我们,市场经济并不那么“普世”,它有姓“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姓“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靠什么发展经济?当然不能照搬西方的老路,只能在理论上弄清西方市场经济的本质和弊端,从中国国情出发另辟蹊径、自主创新。

坚持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根源。上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针对我国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状况,指出要大力增加轻工业,生产老百姓能用得上的商品、市场能销售的商品,陈云在中共八大上作了“搞好轻工业,市场才能活跃,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还是一种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还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的补充发言。此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同志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实质上是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70至80年代,以陈云为代表的中共老一辈革命家,还对“新经济政策”进行过再研究,吸取苏联改革经验教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及“市场不如从紧一些,否则容易出问题”等重要思想,所有这些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来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