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汽车产业有哪些?
上海作为我国汽车产业最齐全的城市,整车制造方面有上汽大众 (奥迪、上海大众、斯柯达),上汽通用(别克、雪佛兰),东风悦达起亚,东风日产,东风启辰;零部件方面有华域汽车,钧端,均胜电子,新合盛,普莱克斯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近年来随着特斯拉产能释放和本土新势力造车崛起,汽车行业整体处于调整之中。上汽通用五菱凭借宏光mini EV这款车持续走红,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匹黑马,而传统车企新能源车型销量却大幅下滑,如上汽大众途安L纯电版仅卖出了两辆车,神龙公司东风标致4008 PHEV仅卖出了四百多辆。
2019年5月份,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这样描述当时上海的汽车行业状况:“汽车产业链条很长,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目前上海汽车产业链整体受到较大的下行压力,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是转型的压力。” 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产业集群,上海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影响着本地的就业和经济,还影响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家已经先后公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和2025年全国新增新能源车的目标,并为此给出了财税和支持政策。
面对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变化,上海当地的汽车企业和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以华域汽车为例,作为国内汽车热交换系统行业龙头,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弗列加滤清器有限公司投入8亿元,新建了一条生产线,预计年产空调滤清器约700万只,主要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用的空调滤芯。同样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浙江瑞立智能科技也在今年1月份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瑞立(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电池等相关精密结构件。
上海大众汽车
1983年12月,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1985年正式投产,是中国第一家用外国资本、外国技术建设起来的大型轿车企业。目前有桑塔纳系列、Polo、PASSAT领驭等著名轿车品牌。经过近20年来的快速发展,上海大众已形成以轿车为主导产品的多品种、系列化产品格局,并基本实现国产化。车型、发动机两大系列共八大品种投入批量生产。公司形成了60万辆的年产综合能力,累计产销汽车超过24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2700多亿元。
上海通用汽车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于1997年6月12日正式成立,是一家主要生产中高档轿车及其发动机,集设计、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上海通用汽车的成立开辟了引进国外轿车和国际技术发展的新途径。在成立短短的30个月中,上海通用汽车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从国内第一款高档中级Sedan“赛欧”开始,到第一款由国内厂家生产的欧宝紧凑型旅行车“凡世卡”;从中国消费者期待已久的帕萨特B5,到高档中型旅行车vectra、国内第一款标准的SUV“陆虎”,以及具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的别克轿车等。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7月9日,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下属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六家单位作为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20亿元。上汽集团在拥有良好的整车生产能力,以及完善的供应商体系、销售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整车-服务-零部件-物流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整车方面,通过与国内外著名汽车制造商合资建厂,推出了一系列中高档品牌形象卓越的乘用车和轻型、中型、大中型各型载重车。包括大、中、轻、微型全系列的商用车。服务方面,公司构建了完善的汽车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目前公司在全国共拥有70多家经考核评定的4S店和A类服务站,250多家B类服务站,近4000多个特约维修点。零部件方面,公司形成了独立的零部件事业部,并在上海安亭、江苏无锡等地建成了初具规模的专业化乘用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产品基本覆盖了发动机、车身、底盘等整车配套零部件。产品不仅为上汽集团的整车所配套,还销往一汽大众、广州本田、长安汽车、天津夏利等近30家整车生产厂家。物流方面,公司全资组建了上海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已形成以安亭为核心的跨省市产品运输基地、零部件分销基地、配送基地等。此外,集团控股上海巴士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城市公共交通客运业务。目前巴士股份拥有各类营运车辆11000多辆,营运线路500多条,2004年营运收入18亿元。上汽集团位列2004年度全球最大500家企业中第437位,2004年度中国汽车行业500强企业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