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怎么计算资金?
首先,要了解一个基础的概念,市价总和估值法(market capitalization-based valuation)简称MCV,是市值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的公式如下: 其中,P为股价,S为总股本,C为净利润,E为总收益,n为存续期,r为预定利率。 为了便于理解,举一个例子说明,假设有一只股票价格P=10元,总股本S=1亿股,年度净利润C=2亿元,预期未来连续五年每年利润的折现值总和E=7.5亿元(取年化收益率5%),公司今年才成立,尚未盈利,但预期今后每年净利润以30%的速度增长,假定无风险收益率(相当于国债利率)为4%,那么该公司的MCV值为=S*P/[(1+r)^n]+C/(1+r)+E/(1+r)^5-NAMCE/(1+r)^6 =10.84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利用上述方法计算的MCV值只是理论值。一方面,由于财务数据的复杂性,净利润、总收益、每股收益等指标都需要预测,另一方面,各种数据之间的匹配也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假设。这一数值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用来准确评估个股的价值。
其次,需要介绍一下常用的估值方法。估值的方法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估值法,另一类是相对估值法。前者主要面向不存在市场参照物的中小板公司或创业版上市的公司,后者则用于存在明确市场参照物的上市公司。
最流行的绝对估值方法是现金流贴现模型(DCF)和股利贴现模型(DD)。前者主要用于不具备分红历史记录的初创企业或者成长型公司的估值;后者则是当前股市上普遍采用的价值评估方法。
相对估值法则主要包括PE(净利润除以每股价格)、PB(总资产除以每股价格)、PS(销售收入除以每股价格)等方法。对于存在明显市场参照物的情况下,通常用相对估值法评估更为合适。 因为相对估值不需要估计未来的业绩,只要知道过去的历史业绩和未来的预期业绩就足以进行估算了。而绝对估值则需要估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业绩来推算现在股价是否合理。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缺乏对企业运营状况的分析能力,建议采用相对估值法对股票价值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