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票的净流入?

终曦终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只要搞清楚“成交量”和“资金量”的概念就很好理解。 先给大家打个比方:比如你到菜市场去买鱼,在两个摊位前,一个摊位前面挤了很多人,另一个摊位前只有三两个人——虽然第二个摊位前人少,但你还是选择了第一个摊位,因为“人多势众”——这就是“成交量”的意义;而这个人多势众的过程其实就是“买盘”“卖盘”经过不断协商交换最后达成统一的结果。而每一个交易者账户的“资金变动记录”就是资金的净流入(出)。

回到题目,假设某日大盘成交2000亿元,其中900亿是由涨停板打开的过程中产生(主动买入+被动买入=100亿),那么股票的净流入就等于当日收盘时的资金余额(2000亿-900亿)。如果次日开盘继续上涨,则净流入为负值;反之,如果下跌,则净流入为正值。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计算股票的净流入只能以单笔发生金额最大的那笔交易作为计算依据(如同一笔交易有多个价位,则以最低成交价作为计算依据)否则会出现错误。 至于很多答主所说的“主动买入”和“被动卖出”的问题,其实没必要区分得这么清楚,因为在实际交易中是很难区分的。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较真,可以这样来定义两者的区别:“主动买入”是指投资者为了购买股票而进行的融资行为;“被动卖出”则是由于其他投资者的抛售导致投资者“不得不”卖出手中股票的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主动”与“被动”是相对于“是否愿意出售”而言,并不在意是否真的发生了两笔“一买一卖”的交易。也就是说,当你主动买入后,由于价格上涨,你的“被动卖出”其实只是将多出的部分收益自愿交出来给市场——这是一种表面上的损失,实际上却是有利于整体账面的盈亏状况的。相反,你的“主动卖出”可能是由于看空后市而采取的减仓操作,虽减少了盈利,但却能降低风险。所以,当股价上涨时,“被动卖出”的份额一般大于“主动卖出”;而股价下跌时,“主动卖出”的份额一般大于“被动卖出”。

赫薇格赫薇格优质答主

在技术分析中经常看到“资金净流入”,但很少看到“资金净流出”的说法啊…… “资金”这个词其实是个中性词,它既没有褒义也没有贬义;而“进出”这个词则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所以用“资金净流向”比用“资金净流进/流出”更恰当一些。 (当然,这里所说的只是中文的表达上的问题) 而如果非要找一种表达方式的话,那可以借鉴经济学中的术语了。经济学里也有个类似的概念叫做“流动性供给”(Liquidity Provision) 。所谓“流动性供应”就是某一段时间之内某个资产价格变动了多少(或者波动率增加了多少),从而导致了市场的交易量变化了多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定义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供需平衡点”——这个数值等于当前的市场成交量减去当前的市场需求或供给。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增加时,由于人们购买的需求超过了卖出时的需求,因此我们得到一个正数的“流动性供需平衡点” ——此时我们可以认为有充足的货币进入股市。而当市场上的供应量大于买入的需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负数的“流动性供需平衡点”——这就是所谓的“资金净流出”的意思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