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股票有哪些?
10月27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诊疗指南》,其中提到新冠抗原检测阳性人员、疑似新冠病毒感染人员应及时就医并报告社区(村)。 事实上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已经陆续出台多项措施以保障新冠患者的治疗需求及药品供应稳定。今年3月以来,随着多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以及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支持性政策,我国新冠抗原诊断试剂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医药企业也纷纷加码布局相应产品线,助力疫情防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新冠抗原检测市场规模约为54亿美元,同比增长64%;中国新冠抗原检测市场规模约为8.5亿元,同比增长约1297%。预计2023年全球新冠抗原检测市场将达到109亿美元,而国内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市场规模有望达204亿。 根据不同检测方式,新冠抗原检测可以分为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荧光免疫法等,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均为免疫层析法产品。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信息,截至10月20日,批准上市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共有49款,涵盖58个规格。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获批的产品多为企业自主研发、生产或委托生产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在价格方面则差异较大——有企业报价为11元/份左右,也有企业报价高达80元/份以上。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的价格也逐步走低。据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的出厂价基本维持在6-8元左右。 在此背景下,10月份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新冠抗原检测相关产品的集采中标公告。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九安医疗、东方生物、热景生物、万泰生物、博拓生物、英科再生等多家公司相继宣布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中标,累计中标金额近百亿。
除集采外,国家还于近日公布了第三批新冠抗原检测临时零售定点药店名单,全国新冠抗原检测定点药店总数已达上千家。对于老百姓来说,不仅可以在线下药店购买,也可以通过天猫、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进行线上订购。 不过,虽然各地新冠抗原试剂盒采购需求旺盛,但仍有不少上市公司表示公司尚未收到当地集采邀请。与此同时,还有部分中标企业在中标后暂未开始大规模生产或交付,因此最终产生的销售情况仍具有不确定性。 对于新冠抗原检测产品未来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业内多数观点认为目前看可能性不大。一方面在于疫情反复之下,防疫用品的需求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目前大多数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尚未完成CE认证,出口海外仍是主要销售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