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股票代码?
2010年6月13日,“全通教育”在深圳创业板上市交易,开盘价118元/股;9月7日收盘,股价达到56.64元/股的峰值。 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其股价翻了近五倍!然而从9月8日开始,便一路跌跌撞撞,不断下探底限,截止到2011年5月17日,仅剩13.53元/股,跌幅达76%之多。 在一片惊愕声中,深交所于2012年6月对全通教育下达了《调查通知书》。根据这份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出的通知可知:因全通教育的财务报告存在重大疑问事项,因此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此后数年间,由于案件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一直处于延期状态之中。直到去年初,全通教育的调查才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证监会已结案,未认定全通教育违法,未作出行政处罚”。 但是,就在大家以为这场闹剧会就此结束的时候,令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 就在今年4月初,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民事诉讼案件,原告方是广州海印集团以及它的董事长易刚。两人把被告方定在全通教育和公司的实控人陈旺盛身上。
诉讼请求包括:(一)判令两被告连带向原告支付违约金合计人民币约17亿元;(二)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而这个金额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原来,早在全通教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不久,易刚与陈旺盛签署了一份协议,约定在双方约定的期限内,如果全通教育的价格低于发行价的120%时,就需以12元的价格收购海印集团手中的全部流通股份。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全通教育的股价不仅没涨回去,反而还跌破了发行价的最低标准,所以就有了后面那笔巨额索赔。 目前该案还未宣判,而全通教育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不存在损害控股股东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同时强调,截至目前,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未收到任何部门下发的书面文件,该传闻均系媒体报道,公司无法判断前述媒体报道的真实性。
尽管这则公告看似底气十足,但仔细想来还是不免让人有些心塞……毕竟当年那些“股神们”被全通教育的连续涨停板吸引来的,现在却只能看着它自个儿跌跌不休。而且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在这期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曾不止一次地跟风买卖过这只个股。可是如今,当真正要面对这些损失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责任呢? 也许有人会说,都老黄历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啊?是啊,的确没什么意义可言…不过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其实,无论是股市还是人生都是如此吧~只要还在运行中,就一定还会有许多未知的变数在其中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和应对!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想法继续前进吧……” 你看,这就是我对于这件事的观点,不知你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如有意见不同,也欢迎提出你的观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