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监管有哪些?
保险行业监管是中国保监会代表国家在国务院和国务院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依法按国际惯例对保险市场实行的监督管理,它包括市场准入、业务监管、机构监管、资金运用监管、保险中介监管等。它通过法律和监管政策的制定及运用,规范市场和规范行为,使保险业的经营和保险公司的发展符合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利益,符合消费者的根本利益,符合保险活动当事人的最大利益,以避免风险的集中爆发,防范危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危害被保险人利益的重大风险。
保监会的保险行业监管工作贯穿于市场准入、经营管理和市场退出整个过程。市场准入方面,保监会从保险企业、专业中介机构、兼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经纪人的条件方面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经营管理方面,对保险公司的名称、组织形式、经营范围、业务经营、管理费的提取和分摊、分支机构的设立、资金运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审批和备案、财务会计、合规管理、关联交易、再保险及偿付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确立了市场行为监管的重点,规范了保险市场和保险公司及中介公司的经营管理。市场退出方面,对兼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经纪人的违规退出、被依法取缔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违法、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等情况下的停业整顿、接管、撤销以及破产等方面也进行了规定,形成了严格的保险业市场退出机制,稳定了保险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