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行业一共有多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细化程度的加深,行业和职业不断呈现出新的形式,产生新的内涵。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词典》(2007)和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1),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情况为基础,高职专业目录确定了7大类,33个小类。
第一大类是农林牧渔类,包括种植、养殖、水产、现代农业技术、林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农业装备应用、农业经营与管理10个专业,主要对应于农、林、牧、渔业等行业和职业。
第二大类是资源环境与安全类,包括土地矿产测绘、环境保护与治理、安全与质量管理3个专业,主要对应于采矿业、水利管理业、环境监测业、地质勘查业、气象服务业等职业等。
第三大类是能源动力与材料类,包括能源生产和管理、能源转化、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材料应用技术5个专业,主要对应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和职业。
第四类是土木建筑类,包括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城镇建设、道桥与市政工程、水利工程与管理、建筑设备、建筑装饰7个专业,主要对应于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装饰业、建筑服务业、建筑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和职业。
第五大类是水利类,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水利水电设备运用与维护、水利工程设计与管理、防汛抗旱、水文与水资源、水利水电信息技术7个专业,主要对应于水利管理业等行业和职业。
第六大类是交通运输类,包括公路运输、城市轨道运输、航海技术与工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港口与航运管理、邮政通信管理、交通管理工程8个专业,主要对应于水路、航空、公路、城市公共、铁路、管道运输和装卸搬运、邮政等职业。
第七大类是信息技术类,包括计算机应用、通信技术、电子信息与家电、数字艺术、传感技术应用、信息安全、网络技术、信息管理8个专业,主要对应于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