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以后怎么样?
碳中和政策持续,水泥行业低碳转型加速。“30·60政策”落地以来政策不断加码,各省市纷纷制定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水泥行业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在我国碳排放总量中占比近8%。政策指导叠加排放成本增加,将倒逼水泥行业低碳转型加速。在供给持续出清、需求小幅收缩、行业价格中枢持续上升的背景下,行业效益仍保持高位。2021年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97.1亿元。今年一季度在成本推动下,水泥价格出现罕见“淡季不淡”行情。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预计后续旺季需求将逐步改善,带动水泥价格回暖。
2021水泥价格的上涨与需求的变动
2021年水泥的价格指数从年初的154.9上涨到了年末的161.9,截止至12月20日的水泥的价格指数为150。2020年受疫情影响,12月水泥的价格指数为145.3,在这种指数下我们可以发现2021年的水泥价格指数较之于2020年是有着较大幅度的上涨的,但仍未到达2019年174.95水泥价格指数的高度。
2021年水泥的价格指数有着较大幅度的上涨这主要是由于受到碳中和、能耗双控政策,煤炭、原燃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出现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可从下图看懂这些政策对水泥行业的影响。
在需求方面,2021年水泥的需求同产销量一样出现先升后降的情况,1月-10月增长速度在8%上下波动,总体保持稳定。总体来说,水泥的需求量在2021年保持稳定,变化不大。
2022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水泥行业受国家经济发展趋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错峰生产力度加大,安全、环保政策收紧以及能源、原燃料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因素影响下,发展速度放缓,呈现出增速回落、效益下滑、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尽管如此,在城镇化加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以及国家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下,水泥市场供需仍处于底部均衡状态,总体产能是能够适应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为今后一个时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未来我国将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同时,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领域短板,不断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这些都将拉动钢材、水泥等原材料需求稳定增长。
在政策方面,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部委工作会议对2022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强调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等措施,补齐基础设施和短板,还将强化能源、原材料保供稳价,加大物流通畅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政策,一系列政策“暖风”频吹,有利于改善水泥行业发展环境,释放正面效应,推动行业实现平稳发展。
综上,2022年水泥行业在国家加强基建和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后,供需将会保持平衡,行业经济效益将得以保持。随着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加速,落后产能将加快退出,行业转型升级将进一步取得实效。随着水泥企业战略调整,将更注重发挥自身优势,聚焦核心区域,深耕市场,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