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什么机器人?
最近,关于机器人的话题热度空前绝后。5月28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投入临床使用;7月初,百度发布了最新的医疗机器人视频,吸引了广泛的注意;而在刚刚过去的7月13日,亚马逊也公布了其全新概念的机器人R2,并放出了相关视频.... 各种“机器人”新闻层出不穷。那么,在这个风口来临之前,我们投资人应该如何判断,哪些项目值得投,哪些项目不值得投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认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一样,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具体可参见AI四问专栏),很多项目所谓的“机器人”其实和机器人离得远着呢!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先弄清楚两个问题: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目前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机器人”项目其实是不能算是机器人的。
那为什么要区分到底是人工智还是机器人呢?这是因为这两个概念所处的行业阶段是不一样的。人工智能目前的商业化进程已经处于爆发的前夜了,而机器人则还处在萌芽阶段。从这个角度看,现在把大部分资本引导到AI行业中是十分合理的选择。
当然,也许有人会质疑说,现在不是已经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了吗?怎么还说它是萌芽阶段呢?其实,虽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经历了数次更新,但它的核心功能仍然只是机械臂+远程操控+外科手术器械这样一个简单的组合,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如果把它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它很可能连一台外科手术都做不了。也就是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其实和工业自动化中的工业机器人是一样的,都是被严格限定在特定应用领域内的专用机器设备而已。和人们想象中的机器人相差甚远。
那为什么又要区分到底是服务型机器人还是消费型机器人呢?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切入的角度不同导致了资本介入的程度有着天差地别。
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对人力需求敏感的用户群体,因此能够提供替代人类劳动的机器人必然能收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类企业之所以能够得到投资,就是因为投资者相信随着人口的逐渐退休,越来越多的服务行业会面临用人短缺的问题,而价格高昂的机器人无疑能很好地满足这一市场需求。
至于消费型的机器人则更多的是迎合消费者的好奇心,就像电子玩具一样,可能并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但是可以玩玩儿。这类公司一般难以看到商业化的希望,因此也就很难得到投资了。
总之,要想找到值得投资的项目,就必须搞清楚它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是面向B端还是C端,如果是C端还要进一步判断究竟是消费型机器人还是服务型机器人。位置决定命运,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希望每个人不要在错误的赛道上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