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基金是什么?
1、公益基金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简称“慈善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公益基金是指利用公益事业捐赠资金形成的专项基金。 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公益活动捐赠资金是公益基金会开展活动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是依法筹集并管理使用的非营利性财产。我们可以说,公益基金的本质就是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信托资产。 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任何一项慈善事业都需要人来做,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因此单纯靠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去执行各项慈善项目是不现实的。
2、公益基金的来源 根据《慈善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设立公益基金会应具备以下条件: 有规范的名称、住所、组织和章程; 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 有相应的募捐方案; 有实施慈善项目的经验; 和设立基金会的其他条件。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到,要成立一个公益基金会,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并且经过法定程序,否则不能成立。而公益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源于捐赠者的无偿捐助。根据《慈善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捐赠者通过基金会进行捐赠,应当向基金会提供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捐赠者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捐赠财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种类、规格以及金额; 对捐赠财物状况的说明; 捐赠的目的; 相关的证明文件。
除了捐赠者以外,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愿申请捐助,成为资助对象,但申请成为资助对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具有从事公益事业的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3、如何运用公益基金 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这笔爱心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也是衡量一个公益性组织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笔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呢?
首先,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保证公益基金高效地使用。其次,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实际情况合理定位,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发挥作用。另外,还要加强对外交流和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