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以转国籍吗?
看到很多答案都是错的,正确答案是: 可以! 但是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转成什么国籍? 比如你要将一个外国企业转到中国来注册,那么首先要满足我国外资准入的条件,如果是贸易公司要加入工商协会和贸易委员会,还要进行税务登记等等;如果这个外资企业是从事一些特定行业或者对环境有影响的,可能还会涉及到许可。 二、如何转换? 是在国外直接办理还是回国办理?不同情况需要的文件、流程以及费用是有区别的。
三、转换之后的企业名称是否还保留原号? 一般来讲是不能保留的,因为国外的公司换了一个名字会涉及到大量的法律文件修改,是很麻烦的事情。
四、变更股东或董事(如有) 由于国内工商局要求外国企业的投资主体或者负责人必须由自然人担任,因此你需要变更该公司的董事或者股东(如果有的话),提交相应的文件到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具体怎么操作建议询当地工商部门。 五、境外公司做注销处理 如果不打算再用这家公司了,那么建议你做注销处理,否则每年报税和年检都是麻烦事儿。 注销需要提供的材料主要是:注销通知书、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注销证明(由清算小组出具)等。
为了吸引外资,在早期的涉外经济立法中,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与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逐步发展,我国对涉外经济立法作了大刀阔斧的修改,逐步确立了外商投资企业属于中国法人或者中国企业的法律地位。同时,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也可以在国外设立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因此,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在中国投资举办企业,中国企业可以到国外投资设立企业。
国籍,是一个人对于某个国家的法定身份或者归属,是该人具有某个国家政治、法律上身份的标志。国家赋予公民国籍,一方面是承认该人为本国公民,确认其与国家之间不可动摇的法律关系;另一方面是确认该本国人在国外享有得到国家保护的权利,同时承担为国家效力的义务。法人,也称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是区别于自然人的社会实体,依据法律成立,有一定组织机构而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法人与某一国的联系主要是根据法人的住所地、成立地等联系因素在法律上确认,其效力范围仅及于该法人的成立国及其被承认的国家。一国法律上确认的外国法人,可以在该国境内从事民事活动,但是不能取得内国法人的法律地位。所谓企业“转”国籍,就是设法取得内国企业的法律地位。修改前的公司法原来关于转投资的限制,实际上就是对外国公司和我国公司相互投资时的特别限制,带有保留外国企业设立中国企业,或者中国企业设立外国企业的色彩。因此,按照修改前的公司法的规定,外国公司不得在中国投资设立全资的子公司,而必须与中国的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经营的企业;中国公司也不得在外国投资设立全资的子公司,而必须与外国的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经营的企业。修改后的公司法取消了对转投资的限制,使得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投资设立全资的子公司成为可能,同时我国的公司到国外投资设立全资的子公司也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