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家庭如何理财?
1. 买基金。公募基金相对灵活,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都有,风险和收益特征比较明显;私募基金门槛较高,但是收益也更高。
2. 买理财产品。银行以及一些金融机构推出各类理财产品,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的,预期收益率高于余额宝等货币基金,风险也是显而易见。
3. 买房。在房价平稳的城市买一套普通住房作为自住房,既改善了居住条件,同时也实现了资产增值。
4. 投连险。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的同时,选择投资连接型产品,通过保险产品保障功能为投资理财保驾护航。
5. 买国债。现在买国债不需要去银行排队购买,网上就能买到,并且可以转让,变现方便。
6. 炒外汇。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炒汇平台投资外汇,盈利机会很大,但需要控制好风险。
7. 做期货。利用金融期货降低风险或者利用商品期货投资赚钱。 当然,还有炒现货黄金、白银的,自己做空,自己做多都可以,同时还可以玩股指期货。
在投资理财上的差异来看,中国中产家庭金融理财意识和实际理财行为尚存差距。据调查数据显示,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中产家庭具备明确和清晰的理财规划意识和行为,而其余家庭要么没有计划,要么只做模糊和短期计划。而从中国中产家庭实际的理财情况看,投资产品相对单一,房产占比最高,金融资产占比偏低。
在房产投资上,80.8%的中产家庭有自住房和自用投资的住房,在各类投资中占比最高,84%的中产家庭投资房产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比在50%及以上,而美国中产家庭住房资产则仅为33%,可见中国中产家庭房产投资过高。
在银行存款上,高达95.6%的中产家庭有存款且占比高达40%以上。在股票和基金投资上,股票产品持有量整体偏低,仅有约四分之一的家庭持有,股票持有量整体偏低,基金作为较为成熟的净值型产品,投资占比在不同年龄段家庭中有所差异,但整体仍较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