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息考虑哪些因素?
1、资金面是否已经或者即将处于严重紧张状态,如果资金面的状况是紧平衡甚至边际趋于宽松,加息的动因就不存在; 2、通胀的压力到底有多大,通胀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当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流动性过剩的时候加息才具有了必要性; 3、经济增长的形势如何,是否出现了过热的情况以及过热的程度到底是多少,这是决定降息还是加息的关键性因素; 4、国际环境如何,特别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取向对于我国利率调整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5、是否存在其它替代性政策工具可供选择,如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特别是大额操作)等。 以上因素中前三个是比较核心的因素,第四个因素需要密切关注,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则人民币利率大概率上调;反之,则有可能下跌。
当然,在具体调控过程中可能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灵活判断和选择。
一、通货膨胀率
中国是多口径通货膨胀的国家,除了CPI外,还有PPI,GDP平减指数等。从CPI指数2007年以来上升幅度来看,物价指数上涨很快,2007年平均CPI上涨4.8%, 2008年1月CPl指数为7.1%,按2003年为100计算,CPI为107.1,这样五年的物价指数为:101.8X 101.2X 101.6X 106.6X 107.1—119,五年物价上升了19%,超过一般通货膨胀率2—3倍。
二、国际环境
美元汇率贬值引起全球性通货膨胀,美国物价上升传导到中国,尤其是资源能源的涨价使我国的供给价格指数上升过快,特别是PPI快速上涨,从2004年以来,PPI上涨一直高于CPI上涨幅度,2007年PPI上涨3.1%,2008年1月PPI上涨6.1%。通货膨胀的压力使中国不得不提高利率来抵消通货膨胀的压力。
三、提高企业利润率和劳动者收益
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高达13%,利润总水平增长30%以上,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增长快,承受利率上调的能力提高,从而减少了利率上调的经济危害。
四、抑制经济增长速度过快
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3%,2008年1月份投资和消费增长速度均超过20%,经济增长过热,企业需求过度旺盛,银行提供过剩的资金满足了各方面的需要,为防止过度增长的危害,中国必须加息使资金成本提高来约束需求,防止经济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