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都是从哪来的?
首先,我国是个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石油的需求量在世界排名靠前。国内生产的石油其实很少,大部分需要从海外进口。 据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共进口原油2.68亿吨,较2012年下降10%;2014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原油1.79亿吨,同比下降13.5%。 近几年由于石油需求的猛增,很多石油生产国减少了对中国的出口,转而向发达国家出售自己的石油。比如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伊朗,非洲的尼日利亚以及南美的委内瑞拉等。这些国家的石油都大量出口到欧洲和北美等地区和国家。
当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石油的消费也很大,很多国家为了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在石油问题上也会适当给予优惠价格甚至额外优惠。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就经常对中国进行石油馈赠行为(虽然数量上并不大)。 除了外国产的石油,我国还有少量本土生产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中东沙漠地区。
其中塔里木盆地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石化基地,有着丰富的煤层气和油田分布。在这里有我国第一个自主发现的超深井油气田——雅克拉油气田,也是世界上超深井最大的油气田之一。该油气田的石油储量达5.6亿吨,是我国重要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发西部石油资源,加大石油的开采力度。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西部地区的石油将成为我国石油进口的替代来源。
中国石油进口渠道主要有陆运管道和海上石油运输。陆上石油进口主要通过管道从中亚地区和缅甸进口,运量大约占到10%左右,总体还是比较安全。海运石油运输主要波斯湾、非洲、拉丁美洲等地进口,占比高达90%。海运石油的运输主要依靠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好望角和巴拿马运河五大国际海峡和运河。其中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是中国石油运输咽喉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中东石油输出的“阀门”,全球大约40%的海运石油必须经过霍尔木兹海峡才能输出。马六甲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中国南海的战略水道,目前大约80%的中国进口石油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所以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是中国石油进口通道中最容易受到威胁的部分,但即便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中国依然可以通过好望角和苏伊士运河运回中东石油。即便马六甲海峡被封锁,中国依然可以通过南海航线和印度洋运回石油,运输距离只增加1000公里左右,依然安全可控。只有当中国南海被封锁时,中国海上石油运输才会被全部切断,但其他国家也没办法通过马六甲海峡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石油,他们也没有实力封锁整个南海。
总的来说,只要中国能够控制中国南海,中国能源是非常安全的,即便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印度和东盟封锁马六甲海峡,依然有足够安全和数量的能源供应,这点上中国不用担心。中国真正需要担心的是美国联合印度和东盟封锁南海,一旦南海被封锁将彻底切断的中国的海上贸易路线和能源通道。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要对印度和东盟实行经济补助的原因,防止他们与美国联手封锁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