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会如何发展?
1.短期看,成交量下降至冰点附近,价格暂时稳定; 2.中期看,在供需博弈中,需求侧逐渐恢复,供给相对不足,价格再次上涨; 3.长期看,人口流动趋势改变,需求侧持续走低,供给侧逐步增加,价格缓慢下跌。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国楼市有两大特点:
第一是地域差异大; 第二是需求端以投机和投资为主。 所以讨论中国的房地产,不能采用统一论调,必须细分市场。 一二线城市商品房主要满足改善型需求,核心原因就是城市土地供应有限,而刚需又大量存在(从农村到城市的迁徙)。
因此这类房产具有保值、升值功能,本质上和股市类似,是一种资产的价格表现。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经济稳步增长,通胀始终处于高位,货币持续宽松,这些都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所以短期内,一线城市房价仍然会维持稳定或小幅上升的趋势。 但二三线城市的情况就不同了…… 二三线城市的土地供应充足,新建住宅数量巨大。
再加上这些地方的产业结构缺乏竞争力,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通货膨胀率低(甚至为通缩),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调,外资流出等问题,会使这一类城市的房价失去支撑,出现下降趋势。 但是,因为城镇化还没有完成,大城市的人口还在向外迁移,所以二手房的需求还在。尤其是学区房这样的特殊户型,供需失衡局面难以缓解,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所以说,在短期,那些新房限价比较严格,供给不足的一二线城市,房价还会上升;而那些新房大量建成、供给充足的二线及以下城市,房价则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