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经济转型?
计划经济时代,我们靠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加入世贸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又让我们迅速积累起庞大的外汇储备,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唯一拥有美元和黄金储备的国 家(现在又多了一个负外债)。但现在我们再想依靠人口和资源的红利已经很难了。
1.人口红利——低生育率国家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平均每年出生人数大幅度下降,由上世纪60年代的2000多万下降到本世纪初的1500万左右,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同时由于生育政策的限制,女性劳动参与率低,家庭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抚养成本高,导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但购买力却没有相应增强,形成了“有钱不会花”的窘境。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才能回到世代更替水平。
2.资源红利——环境压力加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同时,资源利用的效率却越来越低。一方面,我们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导致许多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我们高消耗、低效率的资源利用方式又给环境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2%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如果算上环境污染损失,实际利用率可能还不到1/4。同时,环境保护的成本越来越高,2011年单位GDP能耗和排放指标分别是2006年的1.9倍和1.8倍。
另外,随着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对污染产业如重化工业的容忍度逐渐降低。通过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获得的收益将越来越少,甚至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比如近年来不断上涨的环境税,还有碳市场交易等。
依靠人口和资源的红利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增长不得不寻求其他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