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保险有哪些?
我国的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两类,你提到的“大数法则”应该指的是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而“风险共担”则是商业保险的本质特征。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立法强制用人单位及其员工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建立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以保障劳动者的年老时基本生活需要。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存入社会保障基金专户,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帐户。 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本人社会保障卡上的银行帐户。 个人帐户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位参保人员建立的“账簿”,记录着投保人缴纳的全部保费,以及每年计发的利息,并实时计算出该帐户的价值。
随着参保人员的年龄增长和养老金计发月数的确定,个人帐户的余额也会随之增加。达到退休年龄时,个人帐户累计金额达到15年(180个月)的缴费基数,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了。 这实际上也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公民实施的一种福利政策,使每个人都能够老有所养。
作为社保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国家财政按一定标准补助。为保证基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行,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办法》,对基金的筹集、支付、管理、监督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