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冰冻楼市?

花丹丹花丹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冰冻,这个词有点形象但不够准确(至少不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限制投资性需求以及投机行为。 投资性需求和投机行为在目前的信贷政策下是受到严格约束的。

首先,从贷款方面来看,购买二套房以上、新房或非刚需首房,银行都是拒之门外;第二,从税收政策上看,买房不限购的城市,投资客大量买入再出售同样要被征税(差额征收5.3%营业税),限购城市则根本没有机会实现交易;第三,从交易环节看,满五唯一的普通住宅(住房)免征增值税,其他情形都要缴纳5%的增值税。也就是说交易环节只有普通住宅才能省下一笔税费。

什么是普通住宅呢?一般由所在城市政府出台的政策界定,主要判断标准是面积和总价。以北京为例,普通住宅要求是“单套商品房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以下”且“买卖双方签订合法有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并按规定完成网上签约和网签备案”。当然,如果是在一线城市,考虑到房价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一般一套房子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自然不存在什么普通住宅的说法了。

其实,所谓的冰冻楼市指的就是限制投资性和投机性行为。至于自住消费需求则是被鼓励的。在央行降准降息后,房贷利率下调,首付比例降低,对自住房需求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因此我们看到很多新闻标题叫做“楼市救市再出重拳!首套房利率降至基准利率!” 不过,即便房贷利率降到跟公积金贷款利率差不多,对于抑制投机行为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因为投机行为的核心并不是利率,而是预期。只要金融政策没有明显转向,投机者就会持续抛售资产,楼市就难以好转。

武泽馗武泽馗优质答主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我国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人民住房的改善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功不可没,但同时也造成了房价不断上涨、一些城市出现大量空置房、开发商腐败成风等负效应的凸显。人们一直对房地产业的发展有着热和冷的看法。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正处在调整期”这个观点的被提出,人们对房地产业又有了新的看法。

之所以出现这些看法,除了受房地产业本身发展的影响外,更多的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国外企业将大量涌入中国,带来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会带来激烈的竞争,许多国内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中国房地产业也将和他们一样面临机遇和挑战,房地产业将步入健康发展的时期,房地产业的春天不是提前来到,而是更加充满希望。

虽然中国房地产业已经进入了健康发展的时期,但是对房地产业进行冰冻的说法也出现了。房地产业的调整期、加入WTO、国外房地产业将大量涌入中国等客观原因只是为给房地产业冰冻创造了良好环境,在各种压力面前,政府对这些负效应进行了有效控制,采取的宏观政策使中国房地产业不得不进行冰冻。

造成房地产业负效应中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住房价格的不断攀升,人们购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住房价格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的焦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住房价格的不断上涨严重抑制了人们的购买力,政府采取的冻结高地价以及对高收入群体多缴个人所得税的宏观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住房价格的上涨,使人们能够以相对合理的价格购买到住房,提高了人民购买住房的购买力,改善了人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住房的相对短缺直接刺激了房价上涨,而一些城市中却出现了大量的空置房,这不仅不利于住房商品价格的稳定,还影响了城市建设的整体布局,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浪费了城市土地和能源。为此政府采取严厉的措施禁止出现新的大量空置房屋,对原有的空置房屋还进行了强制性收购,并把它们作为经济适用房出售,大大降低了人们的购房价格。

房地产业开发商腐败成风是政府大力治理的方向,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土地审批制度在开发商手里,往往审批给亲友使用,甚至出售,造成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工作人员的队伍的纯洁性,损害了政府形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加强了房屋用地审批制度的加强,严格审批管理。

房地产业的冰冻是对房地产业进行规范,在各种压力和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房地产业将进入规范发展时期,在调整期的房地产业将更加健康地发展,冰冻只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只有房地产业冰冻才能使房地产业摆脱目前负效应的泥潭,更好地发展房地产业,在中国房地产业将在规范中发展,进入发展的春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