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几年交通发展?

练佳蕊练佳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中国的道路里程数已经超过了美国。 2015年的时候,中国全路网的通车里程数就达到了399.48万公里; 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426.9万辆,比2016年的410.85万增加了2%多。 至于大家有没有感觉“堵车”比以前更严重了,那就来看看2018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数据吧—— 汽车保有量达到3.27亿辆,与2017年年末相比,增加2,660万辆,增长百分比为8.7%。

到2018年末,我国大陆地区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的城市达到39个(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与2017年末相比,新增10个城市,超过千万辆的城市有3个。 在全部汽车中,私人汽车的保有量为2.75亿辆,同比增长8.7%。 其中,新注册登记的车辆数量为2488万辆,比上年减少302万辆,下降1.2%。也就是说,平均每一年就有超过2000万辆的汽车加入到“堵”的行列之中…… 当然,这些数据仅仅是汽车保有量的统计,并没有涉及到具体车型,因此并不能据此判断“拥堵现象”的加剧。 但是,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大量新能源电动车的普及,尤其是特斯拉Model S/X的进口,以及众多国产新能源车型的出台,想必大家对“堵车”的感受应该会更深一些。

城市中的交通拥堵情况与城市的交通规划有很大关系。 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都,城内道路网自然是以棋盘状为主,这样的好处就是进出城方便,但是缺点就是市内交通拥堵情况严重。 而上海的城区则是以网格形路网结构为主,市区道路长度与宽度都比北京要短小精干一些,所以上海市在拥堵情况方面要好很多。

另外,北京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外地车辆进入北京的高速公路收费口要比其他城市要多得多,这也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市民的日常通勤成本。 所以啊,要想解决“堵车”问题,还得从城市的交通规划建设下手才是。

谢宗绪谢宗绪优质答主

我国已成为交通大国,铁路、公路、港口、民航等客货运输量长期位居世界前列,在大运量交通系统方面已积累丰富建设和管理经验。近年来中国交通在高速铁路、重载运输、高速公路等领域快速发展,技术指标,运营管理能力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公路总里程3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万公里,港口生产性码头泊位超过2.3万个;民用颁证机场已达218个。总体来看,我国交通总量指标已处于世界前列,但技术水平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如铁路客运正点率,民航航班正常率以及交通运行效率、安全水平、可持续发展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还处于“大而不强”的发展阶段。

未来中国交通发展有五个特点:一是更加强调发展质量和效益。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动力将从主要依靠要素规模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为主,交通发展也将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由各种运输方式相对独立发展转向注重一体化发展,由依靠传统增长动力建设投资拉动转向更多依靠改革创新双轮驱动。

二是更加强调安全发展。一方面,要从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覆盖全生命周期安全体系等方面着手加强交通工程的安全,降低在役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风险。

三是更加强调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注重交通基础设施与自然生态相和谐,统筹集约利用通道、土地、海域等资源,加大节能新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应用力度,推动交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四是更加强调智能发展。一方面要促进交通系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提升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一方面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导航、新一代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集成应用,提升交通运行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

五是更加强调融合发展。从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物流业发展、军民融合以及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制造业、邮政快递业等相关产业协同考虑,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面推动融合联动发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