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购了哪些国外汽车?

孙明东孙明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这里有一份2013年起,国内企业海外收购案的清单,涉及行业包括汽车、摩托车、船舶、航空装备、重机械等,共125起案例(注:部分案件因未知原因终止),其中汽车行业84起。 当然,这些案例中绝大部分是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也有少数“走出去”的案例,如江铃控股收购福特卡车业务、南汽集团收购MG和路帝吉(LDV)。

还有一些案例虽然最后失败,但是过程值得借鉴,如东风汽车收购日产PSA集团,奇瑞汽车收购巴西福特工厂等。 通过这份清单可以看到几个特点——

一是海外并购的标的物大多为成熟品牌,拥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客户群体;

二是海外并购的对象大多集中在制造业,且以设备制造为主;

三是海外并购的地区多选择欧美发达国家,而新兴市场国家例如印度、俄罗斯等也有分布;

四是海外购并的资金来源多为自有资金或贷款,通过杠杆放大交易的情况较少;

五是海外并购后的整合是个大问题,怎样与当地的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关系成为关键。

另外我还想说说对于“出海”的一些看法。

首先,一定要明确出海的目的,是为了拓展市场还是为了挽救困境中的本土企业?拓展市场的目的又是为了扩大规模还是建立渠道?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扩张市场份额为目的,抢占当地市场的“蓝海”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像格力、海尔、美的在冰箱冷柜出口方面的做法可以借鉴。 但是如果目的不是为了拓展海外市场,而是为了拯救处于弱势位置的本土企业的话,情况就要复杂得多。 我看过一篇文章,讲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时,除了李书福个人的原因之外,另有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当时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受到了外资品牌的挤压,生存空间日益受限,而收购沃尔沃正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出路。

不过,我认为吉利收购沃尔沃仅仅是开始,后续如何在欧洲树立品牌形象,建立销售渠道,完成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的目标才是更重要的课题。否则,一个中国品牌的名号,再加之一个瑞典车的外壳,恐怕很难在欧洲获得长远的发展。

须雯敏须雯敏优质答主

一汽收购澳大利亚Holding 公司,从而拥有意大利轿车设计公司Italdesign。一汽持有后者49%的股份,意大利Mergler 公司持有51%的股份。Italdesign原属于菲亚特集团,独立后为国内外多家汽车公司设计汽车造型和车身,其中包括奥迪Quattro 和兰博基尼。

在上海国际汽车展上首次亮相的轿跑车骏捷FRV,就是Italdesign的杰作。

上汽收购英国罗孚汽车公司MG名爵轿车品牌及其发动机技术。MG罗孚轿车品牌是英国的百年老品牌,但其在市场中连续多年严重亏损。

2005年,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上海汽车集团收购了这个具有85年历史的老牌轿车企业罗孚汽车公司,成为海外收购汽车品牌的始作俑者。上海汽车集团收购了罗孚原有的M G轿车品牌以及K24和A16发动机技术。

同时,原MG罗孚公司的大部分员工仍留守原来的英国工厂,继续为该公司生产发动机和M G汽车。MG罗孚的“孤儿”品牌名爵MG,在沉寂多年之后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吉利收购瑞典汽车公司世爵SPA下属的英国锰铜控股有限公司100%的股份。英国锰铜公司是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生产经典的黑色出租车以及经典跑车阿斯顿 .马丁。该公司同样在市场竞争中步履艰难,甚至一度濒临破产。现在吉利接手后成为该企业的拥有者,英国方面仍负责生产。

由于收购的是生产厂家,因此在国内的收购案中吉利的花费最高。根据2006年吉利汽车集团与英国锰铜公司的签 订的合资协议,吉利出资4300万英镑获得英国锰铜36%的股权,负责在中国生产其TX4巡洋舰出租车。今年9月双方再次签订收购协议,吉利以2500 万英镑收购锰铜控股公司的余下全部股份,使原来的合资变为全资收购,锰铜控股公司从此成为吉利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奇瑞全资收购荷兰DAF汽车公司旗下的KAMEL,获得欧Ⅲ大客车技术。K A M E L是DA F公司生产豪华柴油大客车的分支机构,原属斯堪尼亚-DAF集团,是欧洲唯一能够和奔驰PK的豪华柴油大客车制造商。2005年4月,双方签 约,同年10月31日,收购正式完成,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揭牌仪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