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储备有多少?
从2016年12月1日起,我国开始发行4000亿元国债,作为国家战略投资的一部分,用于补充国际储备、增强汇率弹性等用途。 那么,什么是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呢?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对外偿付能力不足时,可以动用的资源,它包括中央银行持有的货币和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境外持有的外币头寸。也就是说,国际储备是一国政府可以动用的海外资产,是除税收和外汇占款之外,央行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能够支配的额外资源。 目前,中国的国际储备主要形式包括外汇、黄金、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和债券。其中,外汇又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外汇储备。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监管不断收紧,要求企业资金尽量以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并且严格限制将外汇资金挪作他用;同时,为了减少“热钱”冲击,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外汇局还逐步收紧了外资购买国内证券的比例。 通过发债方式补充国际储备,可以有效规避上述管制,满足政策目标。
当然,政府也不是无节制地发行债券。根据《巴塞尔协议》,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资产中,50%必须是货币或现金。在满足《巴塞尔协议》前提下,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国内货币政策目标调整外汇占款,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放松银根、增加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