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处于什么期的?
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在下行通道中,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换为高质量发展; 2、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
3、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运行效率低下,需求侧有效投资不足,民众消费意愿持续偏低;
4、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充足,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十分宽泛,国家先后通过降息降准、增加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减税降费等措施来刺激总需求和供给两端; 5、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坚持底线思维,积极谋划和推进“新基建”、加快5G网络等前沿科技建设,加大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产业投入,以创新为引领,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 新旧动能转换是战略目标,实现形式是产业结构升级,是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动力,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双重提质,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受国际环境和疫情冲击影响,实现这个目标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标志着我国从乡村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稳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城镇化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进程中积累的矛盾逐步凸显等问题。
一是城镇化速度持续高位增长,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城镇人口由1949年的0.54 亿人增长到2014年的7.49 亿人,城镇化率由10.6%提升到54.4%。
二是区域城镇化空间不均衡,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之间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人口、经济和资源的空间集聚能力强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至6.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城镇化率相对高于其他地区。
三是城镇化进程中积累的矛盾逐步凸显。主要表现是进城农民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有差别,市民化水平低;城镇空间规模无序扩张,存在“摊大饼”式扩张现象;建设用地粗放利用,闲置低效用地较多,单位面积建设用地非农产业产出低于国际水平;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空间结构层次较低,特大城市规模进一步膨胀;“城市病”问题突出,交通拥堵、环保和食品安全等与基本公共品配置不足有关的城市病日益凸显。
四是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近10 年来,城乡之间、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总体上处于扩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