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很缺大豆吗?

杭苏宁杭苏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国家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是历史最大生产国。目前国外种植的大豆都是国内过去的品种。 但近代以来我们国家的地位却从大豆生产国变成大豆进口国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我们国家那么缺大豆呢? 首先要从大豆的需求说起

1.2 蛋白质饲料的需求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在植物中属于非常高的一种,所以用大豆来制作动物蛋白饲料是非常常见的。 目前我国豆粕的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大量进口大豆加工成豆粕后作为动物蛋白质饲料添加到食物链中。 小麦、玉米等谷物虽然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但是非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常少,而大豆恰好相反,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非常多,是优质蛋白质来源。 用大豆制作成的蛋白质饲料添加了植物油(豆油)以及磷脂,非常适合动物营养需要,被广泛用于宠物粮、动物蛋白补充剂和畜禽水产养殖行业之中。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统计数据,2018年世界大豆压榨量约达到4.2亿吨,其中63%用于生产豆粕,9%用于生产大豆油。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需求国,我国每年对豆粕的需求大约为1亿多吨,仅次于美国。但令人惊讶的是,我国生产的豆粕只有5000万吨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大规模进口。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豆粕的进口数量不断增加,2017年进口的豆粕就达到了2166.96万吨,同比增长了15%,2018年更是达到了2492.68万吨,同比增长11.6%。 除了食用蛋白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蛋白粕用来制造化工原料。例如由豆粕制作的聚胺酯塑料广泛应用于家具、地板、汽车保险杠、包装材料和建筑外墙材料等领域;由菜籽粕、棉籽粕制成的脂肪酸甲酯可作为柴油的替代品等等。这些对于大豆以及其他油脂的进口量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

1.3 食用油的需求 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也是进口大国,2018年我国植物油表观消费量已经达到8976.6万吨,比2017年增加了1014.9万吨,增长12.3%。 当前世界上主要生产食用油的国家有非洲的尼日利亚、加蓬和乍得,拉美的巴西、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亚洲的印度、马来西亚和泰国。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数据,2016/17年度全球植物油产量最高的是巴西,达到7841.96万吨,其次是印马泰三国,合计产量达9354.84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60%。 目前我国的植物油消费结构中,动植物油比例为1:3,与发达国家动物油占主导的消费水平不同,这说明我国在植物油方面仍以食用为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油脂类食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除了食用以外,工业方面对于油脂类的原材料也大有可为。例如可用作油漆、涂料、塑料等的原料,以及制药、化妆品、润滑油等行业。

目前我们国家在大豆及其衍生品的消费上存在结构性问题,即蛋白质饲料方面的消费过高,食用油方面则相对不足,应该鼓励食用型油脂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适当抑制粗放型的蛋白质饲料消费。

桂云峰桂云峰优质答主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农产品供需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大豆仍然供给不足。2015年,我国大豆产量只有1205万吨,进口大豆达到8169万吨,进口量达到国内产量的近7倍,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达到80%以上。

有人由此提出,我国缺大豆,不能实现大豆供给安全,必须实行进口替代。其实,这是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误解。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基本内涵是“调结构、提效率”,而不是“保供给、扩产量”。对于那些需求完全依靠国内生产来满足的粮食品种来说,如稻谷、小麦,必须保障一定的生产供给,而对外依存度较高,完全可以依靠进口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农产品,如玉米、大豆,则通过调整减少国内生产,实现“降库存、去库存”,防止谷贱伤农。

在国际贸易环境下,安全与否更应从食物链整体上和全球范围内通盘考虑,从供给能力而非供给来源,从生产、储备、进口综合供应体系而非单一国内生产来全面谋划。因为,一国的食物供给来源既可以来自本国生产,也可来自国外市场,一国粮食安全主要看总的供给能力,而非看某一品种的自给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