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要崩溃了吗?

郝小壮郝小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关于GDP 很多人都说现在GDP总量是世界第二,为什么还要搞市场经济,为什么还不扩大财政赤字,还继续降低增值税。我笑了。 什么是市场?什么是计划?谁是上帝?谁为上帝服务? 为什么要经济危机?为什么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为什么要扩大财政支出?为什么要减税? 你搞清楚这些基础概念了吗就在这儿瞎嚷嚷。

首先,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学是凯恩斯宏观理论,凯恩斯本人就是主张财政赤字和扩大政府的职能的。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当经济陷入衰退时,首先要刺激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来进行逆周期调节(凯恩斯提出财政赤字是为了对冲经济波动,不是导致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供给方面(生产函数)并不是影响宏观经济的主要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凯恩斯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决定性作用而忽略供给方面的因素。(凯恩斯的书里没有提到过供给或者供给曲线。)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市场的力量被大大地削弱了,政府的作用被大大地加强了。你所说的那些“要崩溃”的言论,不过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你信不信,如果凯恩斯在世,一定要气死他——他的理论被束之高阁了,人们不再研究它,却用一种新的主义代替了他的理论(凯恩斯主义)。 什么市场,什么计划,谁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主宰地位,其实你已经说了出来,只是不知道罢了。

2,关于产能 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开始叫唤产能过剩。我很疑惑,中国的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等工业到底有什么产能过剩的问题吗?国内钢铁每年的产量都是两位数增长的,有色金属每年也是大量进口铜矿石等的。怎么好像没看见有产能过剩啊? 倒是有些企业因为亏损严重,被迫减产甚至停产。比如今年的汽车业就哀鸿遍野。这是属于产能过剩还是供不应求呢?

在我看来,所谓的产能过剩不过是一个伪命题。中国现在真正的问题是需求不足。政府不断投资(主要是铁公基),虽然起到了拉动需求的作用,但是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因此才有了这次经济的下滑。 如果不想办法增强居民的购买力(不管是通过增发货币还是减税降费),经济的发展就只能靠政府自己单干了。这难道不是悲哀吗?

暨泽菲暨泽菲优质答主

有一种流行观点称中国面临日本式的资产负债表衰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难以影响社会融资成本,因而难以托底宏观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持续下降,最终导致通缩和经济危机。

对于这个观点,我们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当分别考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力。

我们通过构建信贷市场供求模型以及分析2014年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央行降低基准利率的政策效果,发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并未降低,在政府适度托底经济的情况下,不存在利率无响应的现象,货币宽松可以显著降低实际利率。

与此同时,债务负担确实会抑制社会融资需求和支出能力,但即便考虑债务负担的影响,模型显示的最佳政策路径也是货币逐步宽松而非紧缩。这是因为,货币宽松在降低实际利率、提振经济的同时,也降低了债务付息成本、有效缓解了债务负担本身。

这意味着,当前宏观经济增长持续面临下行压力,是市场主体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和债务付息成本等计算出的经济收益难以弥补投资和支出所造成的债务本金偿还,因而主动减少相关支出的行为,而非货币政策失效的结果。

2016年供给创造需求、实际利率下降将改变市场主体对于产出和利率下行的预期,有利于实际利率下降。

财政政策方面,随着利率逐渐进入下行周期,财政支出乘数上升,财政扩张的时机越来越成熟,应当逐渐取代货币宽松成为托底经济的主要方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