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在上海裁员有吗?
公烽最佳答案
日资企业裁员,有,而且不少! 先说说我了解的汽车领域情况吧: 大众、雷诺等欧洲车企没说的,常年处于亏损状态,产能利用率低,一直在缓慢裁员; 丰田、日产等车企原来是在中国大力投资的,但最近两年也陆续降低了投资,停止了新建生产线,开始逐步裁员了——不过相对于欧洲车企,他们裁员幅度还算比较温和的。 本田是特别特别的例,一直保持着很高的产能利用率(甚至因为要完成政府节能减排任务,还不断提出新的增产计划),工资和待遇也是日系里数一数二的,从来没有听说裁员的消息(至少没有公开的)……感觉就像是中国这十几年来,唯一没被坑的日资企业。
再说说其他领域的日资企业情况: 电子通信设备、半导体等领域,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许多企业都减少了采购,加单了库存,导致这一领域的日资企业效益不好,有些甚至直接亏损,开始启动裁员程序。 服装纺织、贸易零售等第三产业,受电子商务冲击,加上人口红利消失,利润空间收窄,也开始出现裁员现象。
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 是不管是哪一领域的日资企业,现在的招聘广告上,几乎清一色都是写“接受应届毕业生”,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写着“3-5年工作经验”。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几年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们,就业越来越难,连有着良好工作背景和经验的80后都被裁员,更何况是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90后呢? 是的,连日本这样效率极低,成本控制极为严格的企业都开始大量招用应届毕业生了,可以想象在其他外企和国企的工作氛围会是怎样……
据相关消息显示,大约500多家在日本本土以外的日本企业先后关闭或者即将关闭中国市场,而其中80%以上都是制造工厂,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成本过高。因为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收入、待遇的要求日益提高,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而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同时很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使得很多产业可以在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生根,而且这些国家也在努力提供更优惠的条件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这样,对于中国企业,成本提高,同时竞争也加强了,所以不得不考虑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设厂。对于中国员工,这也是个很打击的事情,虽然在一些大的公司在撤离时,还是给予员工很优厚的补偿,但是,失业总是件痛苦的事。
其实我们从表面上也可以看出来,平时街上飘泊过的大巴士变多了,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的招聘大会也在我们身边出现了,而且还是规模越来越大的出现,现在连大学生都有失业的了。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感觉到的失业的增多,其实这种现象以前也是时有发生的,只是,这种消息总是被有意无意的压下来,因此人们才会有一种失业率变高的感觉。
但是,人们感觉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大的群体在内心里默默忍受着痛苦,那就是大量的下岗职工,在中国的国企改革过程中,被裁减下来的下岗职工虽然可以领取一定的低保金,但是,对于以前工薪阶层的人们来说,即使可以领到相当于以前工资40%左右的低保,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特别是物价不断攀升,工资却不上涨,那么这种落差就更大,而同时,重新就业的困难也加剧了他们心里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