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备粮食有多少?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目前,粮食库存量可满足全年消费需要,并且储备结构也非常好,能够满足应急的需求。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陈书玉介绍,目前全国各类粮食企业已经建成粮仓5800多个,建成现代化大型粮库612个,实现“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的目标。
中国还建立了完备的粮油仓储基础设施。目前,全国有各级国有粮库1.4万余座(其中大型粮库3700座),总仓容超过15亿立方米;行业标准级以上基层粮库电子信息系统联网率达到97%以上,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全面优化了储粮设施。
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我国先后制定并严格执行了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等相关标准,确保储粮质量安全。还强化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双重保障,通过应用低温、缺氧等储粮新技术和新装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测预警,切实降低有害生物和霉味产生。同时,还完善了应急加工设施和配送网络,提升了粮油供应保障能力。 面对今后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我国也将具备应对的能力。
官方称够吃一年
中国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目前,中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达到了1.5万亿斤,按照13亿人口和3700斤粮食的人均占有量计算,够全国人民吃一年。
然而,在一些舆论看来,粮食“连年增产、连年进口、连年库存”的三大现象背后,粮食库存的安全性并不高。
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4年,中国小麦、稻谷和玉米这三大口粮的产量分别为2.2841亿吨、2.3850亿吨、2.2928亿吨。以2014年为例,在国内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的当年,粮食进口量仍创新高。
中储粮总公司称,目前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和其他各级政府临时储存粮食,总数量已经超过7000亿斤,占粮食总产量比重、占全社会粮食总库存比重、占世界当年玉米产量和大豆产量比重分别达50%、53%和70%、80%,规模世界第一。
库存粮食“有虫害”
国家粮食局官网发布的消息称,2013年至2014年,中国玉米增产1000多亿斤,东北地区新粮收购价格大幅高于拍卖销售成交价格,“陈粮出库难”、“新粮入市难”的“两难”问题凸显。
中储粮总公司官网也称,目前承储中央储备粮的企业中,大中型骨干企业承储规模占比从2000年的40%逐年下降到30%,“部分企业仓容不足、粮食库存严重超限”,“库存粮食安全风险加大,虫害等问题日益突出”等安全储粮难题。
中储粮总公司称,“在粮食连年增产丰收、粮价持续高位运行,国家在主产区持续大量启动最低价收购的同时,却出现历史库存消化困难、粮食收购矛盾突出的反常现象。”
中储粮总公司指出,中国粮食的政策性风险也日益突出,粮食价外补贴政策实施20多年来,补贴金额由初期的10元/市斤,增加到300至600元/市斤,仅2008至2015年,国家粮食物资储备系统和中储粮总公司累计支付利息费用等财政补贴已超过2000亿元,财政负担日益加重,而且不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利于粮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