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管制什么?

嵇有房嵇有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所谓“监管”就是监管者(政府)根据法律,制定规则并监督执行的过程;而“管制”一词在经济学里是特指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这种干预通常是以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实施,或通过监管机构(主要是央行和银监会)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限制来实现。所以,从词义上区分,“监管”更广义,包括所有政府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的行为规范指导;而“管制”则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经济管理形式。

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金融自由化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必然要从管制型走向监管型,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演进过程。也就是说,金融管制迟早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但是这个过程可能快慢不一样,因为金融管制退出的前提条件是市场机制完善、信息充分对称且不存在外部效应,而这些对于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中国乃至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当前的金融改革都是在“监管不足”的条件下进行的,金融管制还须继续维持一段时间。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推行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渐进式的金融改革,以实现金融的市场化,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金融市场和国际化的内容。但是,我国的金融改革是在市场化程度低,信息不对称且存在严重外部性等条件下进行的,因而采用“监管先行”的策略就十分必要。所谓“先监管,后放开”或者说“边监管,边放松”正是这一策略的体现。

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内部的金融管制仍然过多过细,应该逐步放开,这一点几乎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是否应当全面迅速放开国内的金融管制,又值得商榷。

我认为,至少以下几个领域的管制还不能轻易放开:

一是外汇管制。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外融资渠道不断开放,但国际收支顺差大幅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保持汇率稳定和外汇管制的代价相当高。而且,外汇管制不仅是出于调节需求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确保出口贸易和外资流入的稳定持续增长。

二是金融机构监管。目前全球金融机构脱媒趋势明显,在我国也不例外,但这只是制度框架的改变,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会因此消亡,相反,他们会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下加强对金融机构行为的约束。

三是市场准入与退出管制。任何一国在任何时期都有权决定何种企业可以进入自己的金融体系,同样,也有权力让不合格的金融机构退出,这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之举。

鲁婷婷鲁婷婷优质答主

从资本流动的定义来看,资本管制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本流动是指金融资产的转移,广义的资本流动不仅包括金融资产转移的资本流动,而且包括与货物和劳务收付相联系的收支。相应的,狭义的资本管制是仅针对金融资产转移的管制,而广义的资本管制还包括对其他国际收支的管制。通常意义上的资本管制是指狭义的概念。

资本按照流动的方向,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相应的资本管制包括流入管制和流出管制。比如针对短期资本流入的管制措施,一般包括限制短期资本流入、对短期资本课税等;而针对对外支付的管制,一般包括特定用途外汇额度管理、居民境外投资限制、支付和转移的审批制度等。

资本管制是政府对资本流动的管理或控制,管理或控制的直接对象是资本流动本身,如通过对跨境资本流动规定前置审批、事后核准等行政管理措施,达到资本管制的目的。比如中国在经常项目下合法的外汇收入,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向银行结汇;中资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必须经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和商务部核准,取得《企业境外投资证书》等。

资本流动本身是国际货币支付和清算体系的一部分。因此资本管制既可以作用于支付和清算环节,也可以作用于资金跨境转移的清算环节。比如对外直接投资在取得投资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后,申请人还需要向外汇管理部门申请核准,外汇管理部门核准后申请人方可到银行办理资金汇出;资本流动管理或控制通过影响有关资本流动的成本和收益,形成对资金供给方或需求方的限制或激励,从而达到资本管制的目标。比如为应对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开征托宾税增加短期资本流动成本、征收无息存款以减少供给方收益等。

资本流动管制可以是有管理浮,或者处于更为严格的状态。比如中国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属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资本流动实施一定的管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