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用电分时吗?
目前来说,国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商业电的定价体系 以前都是参照居民用电的价格来定的 但随着商业用电量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各国都开始对商业用电制定相应的加价策略(就是提高电价,但加多少,怎么加,各地政策都不一样) 所以题主所说的这个“分时不分时”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如何定商业电价的难题” 因为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广,不是一句话能说的清的 所以这里我简单的举几个例子,来说说各国是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的
1.美国 美国是使用最高电价机制。也就是在高峰时段(一般是在下午和晚上),电价会上涨至平时的数倍甚至数十倍。通过这种办法鼓励企业在峰段少发电,多储能或者购电。
2.英国 英国是对峰段、平段、谷段分别定价。其中峰价最高,达到平值的140%左右 同时对于不同性质的电厂也分别定价
3.德国 德国是实行分类计价,分为高峰电价、低谷电价和平段电价;而且每1000度电的价格基本相同 在夏季,德国还会采取季节性涨价的策略,即在6月到9月这四个月的时间里,逐步上调价格,涨幅为原来价格的50%左右 除了以上这三点,还有采用容量电价和需求响应电价两种方法 前者是针对特定用户(如大型空调),后者则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价。
总之不管是哪种电价,核心想法都一样的,那就是要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让电力消费向用户传导成本 至于为什么是向用户传导成本而不是直接提价呢?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作为一种基础燃料,一旦涨价,不仅会影响到居民生活,还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涨价等等),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