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怎么成为庄家?
股市里,从来没有什么庄家。所谓的“庄家”,不过是那些买入量、卖出量大于平均数值的很多投资者,只是因为他们买入的量多,就被其他散户称之为“庄家”了而已。 “庄家”这个名词的起源,就是因为有一些个股的成交量异常放大,比如某只股票成交了100万股,而其流通盘大概也只有2000万左右,这样的成交额明显是有大量投资者在集中买入(或者卖出)的结果。 在A股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和投机氛围的影响,曾经出现过很多“坐庄”的现象。但是随着市场逐渐成熟,现在的投资者越来越理性,“坐庄”的现象也越来越少,所谓“庄家”的概念也逐渐被淡化成了历史。 如果非要讨论的话,现在的“庄家”和过去有些不同。 以前是资金的力量,因为以前有涨停板限制,所以只要你的资金足够,就可以实现连续涨停,吸引散户跟风。
而现在呢?资金的优势已经不再那么明显。因为有了融资融券之后,资金的作用力会被削弱不少。还有很多机构采用了组合投资的方式。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再单独去拉抬某个股价,而是会同时买入很多股票,形成合力和跟风盘。这时候如果你追涨买入,很可能你买到的筹码就是这些机构抛给你的。
现在有很多公募基金和证券公司都设置了“投资经理”的岗位。这个职位的设置,就是为了防止基金经理的个人操作行为。比如某只股票涨了20%,投资经理会先让基金赎回一部分来锁定利润,并且减仓一部分来降低风险。然后等回调之后再次进入。这样做虽然可能减少收益,但是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对于机构来说,风险的控制比追求的收益率更加重要。 所以啊,不管是庄家还是什么,这都是市场上理智的投资者所为。而那些到处造谣,放内幕消息的人,迟早会被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