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可以继承么?
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按照一般理解,被继承人的遗产应当是被继承人死后才形成的财产利益状态。 而股票属于有价证券,本质上是一种权利凭证,它反映的是对资产所有权,其价格与所对应资产的涨/跌密切相关;但股票并非实际资产本身,因此在被继承人还活着的时候,其持有的所有股票并不构成遗产。
当然,如果被继承人去世时的股票市值已明显高于其所对应资产的现值,则有可能形成遗产;但这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比如上市公司分红、转股等。因此,在实务中,我们很难准确判断股票是否已经形成了遗产。 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如果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想要取得其股票,就必须到证券营业部办理相应手续才能将死者账户中的余额和该账户内原有的股票取出来(前提是有未注销的银行卡)。否则这些股票就会被当作死户处理。 从上面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要取得被继承人的股票其实是非常麻烦的,而且还要缴纳不菲的相关费用。那么会不会有人为了获得这种“麻烦”而主动放弃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国的法律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明确表示,而且必须在公证处进行。这样一来既可以防止继承人随意反悔,又能够保证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对于继承人而言,只要他们愿意承担这种风险,就可以轻易地得到这些股票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股票交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还需要交纳一笔印花税。
在被继承人还未去世的情况下,其名下的股票并不能成为遗产;而在被继承人去世后,其名下所有的财产都将成为遗产.因此,如果想让股票变成遗产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到被继承人死亡之后,再将其作为遗产予以分配(前提是其他继承人自愿接受)....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被继承人的配偶不一定享有该股票的全部继承权!这是因为我国《婚姻法》中明确规定了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的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而被继承人持有的这部分股票很有可能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所以只有一半是属于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另一半则是属于被继承人的妻子的共同财产,不能全部由法定继承人或其指定的人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