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如何判断建仓?
对于建仓,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一是“仓位”的建仓;二是“成本”的建仓;三是“时间”的建仓。这三个层面的建仓是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在实战中需要灵活运用。 在股市中,我们通常把买入的股票总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定义为仓位的概念。例如,10万资金买入4.5万元市值的股票,那么仓率为45%;20万元资金买入3.6万元市值的股票,那么持仓比例为18%等。通常情况下,人们所谈到的建仓往往指的是仓位的建仓。
一、仓位建仓的要点 我个人的经验是,在具体建仓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如果一只个股的大盘形态良好,处于上升通道或调整到位企稳状态,那么可以考虑分批建仓,以摊低成本和减轻持股压力。 第二,如果一只个股的基本面状况较好,行业前景广阔,主力庄家介入程度较深或者已经完成了建仓过程,那么也可以考虑分批建仓,以把握短线获利机会; 第三,如果大盘下跌趋势明显,个股跌幅较大且成交量明显放大时,则可以在短线技术指标出现底背离迹象时少量建仓,以便捕捉超跌反弹行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建仓的操作不能盲目。一般来说,可以结合以下四个条件来进行操作: 其一,根据股价运行趋势建仓,这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当股价长期震荡上行,并且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态势时,投资者应选择突破位进行建仓操作,因为此时该股的趋势已经形成并得到了巩固,后市上涨的可能性极大。反之,当股价持续下行,并且移动均线呈空头排列态势时,则是出货的最佳时机,此时不宜盲目进场抄底,避免被套牢于风险之中。
其二,根据量能的变化情况建仓。一般来说,在股价大幅下挫的过程中,成交量往往会出现急剧缩量的现象,而当成交量重新释放出来之后,往往是股价见底回升的信号。因此,在实盘中遇到底部放量个股时可以适量参与。 另外,在熊市中后期,当市场逐渐摆脱低迷局面后,成交量也会逐步得到释放,此时正是逢低吸纳的大好时期;而在牛市中初期,由于增量资金大量涌进,因此成交量也会出现连续放大的现象,此时也是逢高减仓的机会。当然,在实战中还要区别对待,切忌盲从。
其三,根据消息面的变化建仓。一般来说,一些重大的利好消息往往会刺激大盘和个股跳空高开甚至涨停板开盘,而此时追涨杀跌无疑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在利好消息公布前提前布局的话,则可以获取更多的收益。所以说,利用消息面的利好建仓是最为明智的选择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股市中有相当一部分股票属于“消息面”类的上市公司,这些股票经常利用各种题材吸引投资者的眼球,所以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警觉性,不可跟风炒作,以免落入陷阱而损失惨重。
其四,根据指标信号建仓。一般而言,如果KDJ指标低位金叉,MACD指标底部发出金叉信号,RSI指标进入超卖区域并触底反弹以及OBV指标呈现明显向上的走势等,都是买人信号;而如果KDJ指标高位死叉,MACD指标顶部发出死叉信号,RSI指标进入超买区并回落以及BV指标出现明显的向下运行等现象,则意味着股价即将见顶回调,投资者应及时卖出手中持有的股票,以规避风险。
二、成本建仓的窍门 我个人认为,在实际投资中,投资者还应当关注成本的问题。所谓成本的建仓就是要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目标的过程。具体来说,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增加持有期限内的盈利空间;也可以通过控制交易的频率和时间,减少亏损的概率及金额等等。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操作方法。
第一,顺势而为。在具体操作中,要尽可能地去追随主流热点板块,回避弱势个股。只有这样,才能使手中的筹码处于比较安全的位置,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比如,当大盘处于上涨阶段的时候,就要重点寻找和关注那些涨幅过大的品种,及时获利了结而不是去抄底;相反,在大盘调整的阶段则要果断地割肉出局,而不宜将钱压在亏损严重的个股上等待翻本的可能。总之,要以大局为重,一切从市场的实际运行特征出发,做到顺势而为。
第二,分批入场,滚动操作。一般情况下,在强势的市场中可以先买入一部分股票,然后待其上涨后再追加买入,如此反复多次,这样既可以获得一定的平均价,又可以降低风险系数。当然,如果是做中长线投资的投资者,那么就可以一次性建仓,然后在股价回调到重要支撑位和关键均线处补仓。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种手法建仓的时候要密切注意手中个股的运行轨迹,一旦遭遇意外情况,要及时清仓出局,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第三,分散持仓。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每一只股票的仓位比例,将所有的资金分成几份,分别投资在不同的股票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对冲股价波动的风险,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持股成本。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放在同一支股票上面。 第四,换股操作。通过换股的方式也可以达到降低总体交易成本的效果。比如,投资者可以将手中持仓数量较多且价格相对较高的股票换成持仓数量较少且价格较低的股票,这样就可以降低持仓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节约时间和资金,一举两得。不过,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达到快速降低成本的效果,但同时也可能会使投资者面临较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