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本面怎么分析?
基本面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1.宏观经济方面:
(1)经济指标。反映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变动趋势的统计指标叫总量指标;用以衡量国民经济部门构成和结构的指标叫结构指标;此外还有反映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速度的指标等等。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收益状况。例如GDP的增加表明总需求水平提高,从而会拉动股价上扬。失业率如果持续上升则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将会减弱,利率可能下调,这有利于股价上涨。
(2)行业景气度。公司所处的行业直接影响其经营业绩的好坏。一般来说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行业景气度高而且成长性好,反之则不佳或风险较大。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除了对上市公司本身进行分析外还必须对其所属的整个行业发展情况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因为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受所处行业影响很大。
(3)市场供求关系。股市有牛熊之分,当牛市来临时,绝大多数股票普遍看涨。这是因为当时大多数人不愿抛盘,买进的人非常多所致。但是如果在熊市里却恰恰相反了——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在下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羊群效应”造成的后果之一吧?其实这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在实际中我们还可以从成交量来判断市场的强弱态势,成交量大,意味市场交投活跃,人气旺盛,对未来股价走势形成利好因素;但成交量小同样也说明市场交投清淡,未来走势不太乐观。
2.公司微观方面的基本方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状况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等三部分,通过这些报表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一个企业的过去和未来,当然也能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来指导投资决策。所以财务报表的分析就非常重要了。 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讲,由于不可能得到比较详细的资料,只能从公开披露的几张会计报表中去发掘蛛丝马迹,加以分析判断。在这里笔者向大家推荐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那就是将三张报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能看出问题又能避免重复计算;缺点则是容易陷入繁琐的计算之中而无法自拔。
(2)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一个企业只有不断成长,才能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应该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入手。即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增加企业的整体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在保证现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目前国内很多公司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结果导致主业不精、盈利能力弱,最终难逃被其他公司兼并或重组的结局。所以对于这样的公司我们要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