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务为什么难做?
作为一个从业近7年的“老司机”,就简单谈谈对基金行业感受吧! 首先,从机构来看,目前国内的公募基金公司(不含券商资管)总共不到50家,而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四大金融机构则有数百户。
其次,从市场体量上来看,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AUM)3.84万亿美金,但同期全球最大公募基金贝莱德管理的资产规模却达到了7.98万亿美金,而国内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华夏基金的AUM也只有4456亿美金。
第三,从经营业绩上看,根据WFE数据,2016年收益排名第一的诺安成长混合收益率高达92%,但同年收益排名倒数第一的基金却出现了超过40%的亏损,在8000多只基金中,有将近一半的产品是亏的。 所以,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进行配置是一个大难题;而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挑选到一只优秀基金产品的几率更是几乎为0。所以,卖方推荐客户买基金,很多时候都等于“瞎猫碰死耗子”。
第四,从业务模式上看,公募基金主要的投资标的为中长期的债券和股票,由于我国金融体制的原因,资金供给方面存在较大的政策约束,利率市场化推进缓慢,因此债券基金在久期和流动性管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难度,需要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做出准确判断,同时结合估值方法来确定组合的仓位和结构。 股票基金则存在选股与择时的双重困难,需要基金经理具备宏观和微观上的分析能力以及出色的决策执行力。
第五,从监管框架看,目前我国的基金行业实行的是准政府机构的监管风格,整体监管框架比较粗放,监管力度有待增强。同时,作为金融衍生品,基金产品属于高杠杆的产品,其风险也更容易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