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险产业园吗?
最近关于P2P的爆雷潮引发了人们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深度思考,而在此前,人们对于互联网+保险的关注度似乎更高一些。在行业内,不少人士都呼吁监管尽快落地,行业期待规范的环境早日到来。 那么目前究竟什么是在规中发展、哪些又是在非法运营呢?
根据《保险法》规定,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应当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未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保险经纪或者保险代理业务,由保险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查处。 而当前市场上存在的所谓互联网保险平台实际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于传统保险公司建立并拥有自身核心能力的网上保险服务平台,另一类则是没有持牌经营资质但提供保险产品信息展示及线上投保功能的网站,部分还提供了第三方理赔、催收等中介服务。 对于第一类互联网平台,其以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作为主体,借助电子商务的平台优势,在满足消费者线上投保需求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线下消费体验痛点,符合互联网高效、便捷的特点,属于合规范围内的创新探索。 至于第二类互联网平台则是打着“互联网+”的旗号,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宣传,实际并未取得相关的经营资质却开展保险中介业务。
其实这类平台本质与传销组织类似,通过层层代理发展下线获取佣金,并且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消费者无法通过搜索引擎等方式查询到平台的备案信息,因此消费风险较大。 如果消费者在选择互联网保险平台时,能够仔细查看该平台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一般就可排除大部分风险,选择合法合规的互联网保险平台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中,不论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互联网保险平台均面临同样的困境——缺乏牌照,即便做得很规范也可能被监管部门认为是违规。
有业内人士建议,可以赋予这些电商平台一定范围的牌照,允许他们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但是必须严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