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有库存商品吗?
当然有,这个库存商品可以理解为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外购件等,但一般企业的产品都是成品出库后直接销售了,很少会存在仓库里,那么这里说的库存商品就指的是在产品的价值。
对于在产品而言,企业应该定期做估值(成本计算),因为一旦产品入库,不管是否售出,所发生的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中;而对于外购件来说,我们一般会采用加权平均法或者移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其入库的单价,作为后期领用与结算的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以及财务软件功能的限制,很多企业对这部分业务并没有认真的进行核算,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往往对库存商品的核算相当简化甚至完全没有核算。
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得企业不能准确的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另一方面也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涉税风险。 举个例子:某服装制造厂为一般纳税人,月销售额50万元,每月进货20万元,因当月无销项税额,所以没有申报纳税,下月销售货物时一并缴税。
月末该服装制造厂做了如下的账务处理: 本月进货: 借:原材料--棉布100000 贷:银行存款/现金100000 本月销售: 借:银行存款/现金6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0 月末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400000 贷:原材料——棉布100000 在产品100000 上述分录中,尽管本月的销售收入已经转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但同时转出的对应成本也应当是准确有效的数据才能使账面的“主营业务成本”余额正确,而实际上该制造厂的“主营业务成本”余额其实只是包含了本月生产的产品成本而不是包含本期所有已售产品的成本,因此这样简单的结转成本的做法是有问题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