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亏损总额是什么?
亏损总额=营业利润-所得税费用。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 净利润也就是盈余公积,是盈利的意思。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公司法规定,公司的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股东会同意)或送股。 其中弥补亏损是盈余公积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当公司出现亏损时,首先使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比如一个企业经营第一年亏损100万,第二年扭亏为盈,经营收入200万,那么这一年要交25万的企业所得税。(200*0.25) 第二年虽然赚了钱,但是第一年的亏损已经补足了,所以没有可分配的利润。如果还想要分红,就需要把第二年的赚的钱再交20%的个人所得税。(200*0.2=40) 所以,如果一个企业连续多年都是亏损状态,首先使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在盈余公积不足的情况下再用其他留存收益来弥补。 当企业的负债已达到极限,无力继续生产经营时,企业应办理注销登记,由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企业亏损总额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利润低于费用,形成的亏损减除弥补亏损后的净额。如果企业利润高于费用则形成企业的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按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不同,利润的分配也不同。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按照税法规定补交所得税后,按规定留作企业劳动基金和生产发展基金,按规定上缴财政。三资企业实现的利润按照企业章程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比例进行分配。其他性质的企业实现利润按照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规定进行分配,具体分配办法和比例由企业自主确定。
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包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在有多种产品的企业中,有的产品可能盈利、有的产品可能亏损。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计算利润总额时,应将所有产品实现的利润汇总计算出总的利润。企业亏损总额就是用所有产品形成的总利润(也可能为亏损)减除应补(退)的所得税款以及上年亏损后的数额。如果利润减除应补(退)所得税款以及上年亏损后仍为亏损,即为企业亏损总额。企业亏损总额在以后年度可以依照规定程序申请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按现行规定,企业可以用下年实现的利润弥补,如果下一年度的利润弥补不完,可以在五年之内连续弥补。因此,企业本年和以前年度累计的未弥补的亏损应在企业亏损总额中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