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打造应急产业?

巫明若巫明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理解的 「应急产业」,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产业。所以它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承担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职责的政府应急力量;另一部分是提供应对突发事件产品、技术或服务的市场企业主体。

对于政府应急能力建设,我个人认为主要从救援队伍、装备物资、通信系统、综合保障四个体系着手进行。其中,综合保障体系又包括组织指挥、物资保障、经费保障、科技支撑四个方面。 为了加强政府在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可以借鉴美国「全国紧急警报体系(NEADS)」的经验来构建我国的应急通信系统。所谓 NEADS,就是在全国建立多个通讯枢纽,当某一地区出现紧急情况,该地区的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的所有通话都转到这些通讯枢纽上进行,确保重要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到相关部门。

同时,考虑到互联网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借助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名为「腾讯会议」的手机应用,实现突发事件的信息共享与远程协同处置工作。因为腾讯会议不仅免费且支持多人同时在线,在功能上也能满足视频会议、屏幕分享、文件协作等功能需求。

作为社会组织的我们,能做的很少……如果发生了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最多能够呼吁大家做好卫生防疫措施,尽量不外出,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场所等等。但实际上,我们可能连基本的信息都不具备,更谈不上建设性的意见了。

相比政府和企业,我们的力量显得那么的微弱…… 但我想起《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直到所有人遭受到波及。” 希望我们可以成为先察觉的人,通过科普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潜在的危机,做好充分的准备。

宦逸旋宦逸旋优质答主

企业要想在新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就需要在技术和模式等方面尽快实现突破。

在技术研发方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产业研究员杨敬依认为,企业可通过产学研等形式联合高校及科研机构,集中力量攻克灾害天气监测预警、矿山水下探测搜救、危险化学品智能救援机器人等高端化、专业化的应急救援产品急需技术。

而在模式创新方面,应急产业更应注重“互联网+”创新思维的运用,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等创新技术,以平台经济带动整个应急产业的快速发展。比如,引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显著提高防灾减灾及突发事件处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准服务。

据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刘爱力介绍,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安全应急工作的深度融合,助力应急产业发展,中国通信学会在广泛调研和分析基础上,于近日成立了安全应急委员会。“安全应急委员会将进一步促进安全应急领域资源整合,搭建具有核心竞争力及重要社会影响力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在技术研发、标准制订、成果转化、业务应用、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工作,为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刘爱力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