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注于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两个维度来看待和讨论。第一个是企业关注的内部事务,另一个则是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
先来说说企业关注的事务。这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 狭义的“事”是指企业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它涉及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化。广义的“事”则包括一切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工作,它不仅包含企业内部的业务流,还应包括围绕企业业务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这些工作所产生的各种结果。
这些结果可能包括盈利或亏损、现金流、纳税额、资产回报率(ROA)、投资回收期等财务指标;也可能包括用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分销渠道效率等反映经营效果的指标。还包括前面提到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事”是与组织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做成事情。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该由谁去做(谁负责),然后根据职责区分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并予以督促落实。
管理者必须明白:是什么构成了组织的职责,什么不属于组织的职责。否则,越俎代庖或是失职渎职的现象就会不断出现。
再来说说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这同样也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对其进行界定。 狭义的外部环境就是指企业直接面临的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和地方政府等外部主体。他们各自对企业的表现评价和反馈的不同方式,会对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产生不同影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外部压力。当然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地区政府政策、法律条规等制度性因素也应归入外部的范畴。
广义的外部环境则还包括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社会环境的变革如性别平等、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同性婚姻合法化等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人事安排和政策制定;技术环境的革新如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会带来商业模式的变革,给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经济环境的波动则会使企业面临融资困难、利润下降等困境。
无论是企业关注的事还是面临的环境,都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这也决定了企业管理不能一成不变。只有在变中求稳,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