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蓄率高原因?

慎昱辰慎昱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收入差距大,高收入群体储蓄率很高 我国的收入分配一直是个问题,根据央行公布的2017 年居民财富分布数据显示,93.6% 的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率为 58.8%;其中,43.0% 的低收入组家庭资产负债率为 67.4%,71.0%的中等收入组家庭资产负债率为 51.7%,只有21.3%的高收入组家庭资产负债率为 44.8%。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是支撑不起相应的消费水平的,因此需要储蓄(积累)。而高收入群体的储蓄意愿低,因为他们有更好的支付能力,所以消费欲望更强一些。

2、居民储蓄率偏高,但投资渠道单一 中国居民历来崇尚“省吃俭用”,加之过去十几年房地产暴涨,使得人们手中的钱纷纷涌向楼市,导致居民的金融资产中,98%都是住房资产。然而,住房归住房,房产的价值是由地段、周边环境和建筑质量决定的,跟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老百姓手里的房本不能直接决定房价的涨跌。于是,当楼市调控时,很多人手里的房子变成了毫无价值的废纸。 如今,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大家把目光投向了理财、基金和股票市场,但是实际上这些投资的收益率并不高且存在一定风险。

3、理财意识提高,但理财知识匮乏 除了传统的存款和买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尝试各种理财产品。 据《2017 互联网理财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80.4%的用户是通过互联网看到相关理财产品的信息,69.4%的用户曾主动搜索过理财产品信息。这意味着更多的人有意愿也有动力去进行理财的投资与规划。 但是,人们在享受理财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要面临由此引发的种种风险。由于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需要有一个过程,对新的理财市场的监管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人们在面对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时往往会陷入困惑,不知如何抉择。

卿洁弦卿洁弦优质答主

第一,高储蓄率与我国传统文化和政策导向中重视储蓄的取向有关。东亚文化中普遍有勤俭持家、量入而出、重视储蓄的伦理和美德,这种观念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发展要有新思路”的政策导向得到强化,即消费跟着收入走,使中国避免了以扩大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思路,这也是中国经济能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社会保障体制和住房、医疗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转型,使人们的预防性储蓄有所增加。

第三,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收入水平较高、注重储蓄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改变了住户部门的收入结构,使城镇储蓄率较高的中高收入群体的比率增加,也使总体储蓄率提高。

第四、体制性因素使企业获得了超出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并以储蓄形式更多地保留在企业,而不是以可支配收入的形式分配给个人消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