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的日资企业?
2010年6月,商务部公布了《2009年度对外直接投资国别(地区)排行》,日本位列第一。 在所有对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 华东和环渤海地区的投资额最大,分别为38.5亿美元和35.3亿美元; 华南和东北的表现也较为突出,投资金额分别达到24.7亿和23.9亿美元。
在制造业方面,医药行业对日投资规模最大,达17.6亿美元,同比增长41%;机械行业次之,为11.3亿美元,电子行业对日投资也超过10亿美元,位居第三。石化、建筑和汽车行业也对日投资超过6亿美元。 “从地域看,受日本地震影响较大的东北地区对日投资仍增长强劲,增速达到92%。”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这得益于当地政府对产业调整的战略规划,推动了一批劳动密集型项目向东北转移。
从行业看,虽然采矿业对日投资规模较小,但增长速度很快,达3169%,主要源于鞍钢集团对日本JFE钢铁公司所持有的参股计划。
纺织服装业对日投资则同比下降62%,汽车、石化、建筑等行业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随着日本金融危机的深度发展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预计外商对华投资将会继续维持减幅,2010年整体投资规模或将低于2009年。”白明说。 根据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底,日本在华合资合作企业和海外并购的企业数量累计已达37399个(含分支机构),实际投入外资3987.6亿美元,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重要来源。
中国的日资企业已有5万家左右,但近年有所减少,在华日资企业的经营业绩不如日企其它海外市场的情况也浮出水面。日资企业在中国也未能幸免于经济增长率放缓及人工费上涨等影响。一方面,对新兴国的投资不断增加,日企正在从中国基地转变。在中国的低增长率下,日立把扩大增长型国家和海外生产基地的举措视为重要课题。不过,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和日中经济协会的调查,逾6成日资企业仍在讨论扩大对华业务。在很多领域,日资企业在华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很多企业把中国视为核心市场。
日企高管的担忧称,中国的日资企业减少的趋势今后也不会停止。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2012年的5.3万余家日资企业的数量比上年减少972家,为4年来首次出现减少。从2010年至2012年,平均每年减少189家企业。
2013年因日本经济从消费税增税前的拉动效应中受益实现增长,日资企业时隔1年恢复增加,但增幅仅为2.3%,难以否认今后日资企业减少的趋势将加速。
日中经济协会2013年的调查显示,认为在华业务业绩 “恶化”,“非常恶化”及“恶化”的企业加起来占一半。对新兴国的投资不断扩大,从中国基地转变的趋势明显。
从对日资企业业务贡献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来看,2012年美国和亚洲排在前2位,而中国大陆排在第3位,被印度尼西亚、印度、台湾和泰国赶超的倾向明显。中国的排位比2011年下滑1位。
日中关系恶化使得日资企业的动向变得迟钝,2013年的业绩也可能出现恶化。对很多领域来说,中国仍是巨大的市场。日资企业在华的存续前景取决于能否切实提高当地员工的品质、有效应对成本上涨等。